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428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648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799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红黏土成团现象突出,导致石灰处治红黏土时难以拌和均匀;同时,红黏土呈弱酸性,石灰与黏土会发生互损作用,最终影响处治效果。首先,从水分子与黏土矿物的电荷分布特征角度,解释了红黏土呈弱酸性的原因;然后,通过酸、碱溶液浸泡石灰处治红黏土,模拟石灰-红黏土的互损行为;最后,提出应用偏高岭土抑制"石灰-红黏土"互损的方法。为此,选择两种团粒尺寸的红黏土,掺入不同比例的偏高岭土和石灰,并评价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与仅用石灰处治的红黏土相比,掺入偏高岭土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其强度提高,掺量为5%效果最佳,验证了偏高岭土抑制"石灰-红黏土"互损行为的可行性。偏高岭土与石灰快速反应,不仅生成了以离子键结合的硅、铝酸胶结物,还生成了以共价键结合的网状胶结物,而且后者具有明显的抗酸侵蚀能力,从而解释了偏高岭土能够减少石灰-红黏土互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山区季节性溪流流量变化大,已有灌溉渠道量水设施难以在较大流量范围内均达到测流精度要求,本文以克伦普堰和排淤量水槽组合而成的堰槽组合量水设施为试验对象,通过试验探究其测流机制。根据流量在5~79 L/s范围内的概化水槽水力性能试验,分析不同流量下的水面线、弗劳德数、垂线纵向时均流速、薄水层特征长度和特征宽度的变化,建立不同流量阈值范围内的测流公式。结果表明:①随流量的增大,堰槽组合设施流动形态从槽内流变为堰流,流量阈值对应的阈值相对水深为0.885,拟合得到组合设施槽内流和堰流的测流公式,与实测流量对比,相对误差小于3%。②组合设施槽内流和堰流水力特性不同,槽内流时槽内各测点纵向时均流速、薄水层的特征长度和特征宽度以及综合流量系数均随着流量增大而增大;堰流时,排淤量水槽槽内前段各测点纵向时均流速随着流量增大而减小,后段各测点纵向时均流速随着流量增大而增大,槽内收缩扭面段中部附近断面平均流速大小一致。③堰槽组合流量系数随着流量增大而减小。④堰槽设施下游薄水层的特征长度和特征宽度随着流量增大有下降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流量阈值情况下。本研究有效解决了流量变幅较大的明渠测流设施匮乏问题,可为山区季节性溪流测流设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大陆槽氟碳铈矿No.1号矿体矿物组成复杂,且风化严重,属难选矿。选矿厂现有的选矿工艺存在品位和收率不能同时保证、生产稳定性差等问题,急需进行改善。针对此情况,本研究在No.1矿体上选取10个代表性矿样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矿物表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对矿体样品进行表征,得到了矿物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嵌布特征和粒级分布的研究,对后续选矿工艺改进提供了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稀土氧化物主要成分为CeO2,La2O3,TREO为5.23%,以赋存于氟碳铈矿中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方解石、石英、天青石及萤石。(2)在磨矿至75μm时,稀土矿物氟碳铈矿、氟碳铈镧矿仍与主要脉石矿物方解石、天青石、重晶石、萤石等发生二元嵌布,三元包裹的关系。从矿物的比重、磁性考虑,为保证选矿品位和回收率,本矿样应以浮选及强磁选为主,磨矿细度应在-75μm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994.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通过系统性航道整治和疏浚维护, 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水深已由2002年的2.9 m提升至2020年的3.5~3.8 m, 但仍低于上游三峡大坝库区(4.5 m)及下游河段(4.5~6.0 m), 航道水深与上下游不衔接且制约长江航道综合效益发挥。为了适应上下游航道水深, 需提升荆江河段航道尺度, 亟需明确航道水深资源、碍航特征与河道演变等关系。以长江荆江河段为对象, 分析1960—2020年水沙及地形等资料, 开展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滩槽演变与航道水深资源提升关系研究。研究表明: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河段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 冲刷量占全部冲刷量的90.97%, 江心洲和边滩面积减少18.3%, 其中江心洲、边滩面积减幅分别为9.4%和24.9%;在河床冲刷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条件下, 以4.5 m×200 m(水深×宽度)进行航道尺度核查, 荆江河段碍航总长度占全河段5.3%;4.5 m水深碍航特征包括砂卵石河段枯水位下降幅度高于河槽下切深度引起航道水深不足, 沙质河床内弯曲河段"凸岸侧边滩冲刷、凹岸侧深槽淤积"引起滩槽形态及航道边界不稳定, 以及分汊河段内洲滩萎缩与汊道间不均衡冲刷引起枯水航路不稳定及水深不足。  相似文献   
995.
广西区是我国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输电的重要通道, 2015年1月26日—2月8日期间广西区北部桂林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范围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连续覆冰事件, 其最大覆冰厚度可达24.83 mm。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线路覆冰观测资料, 从天气形势、温湿垂直层结、局地气象要素以及大气环流指数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此次电线覆冰的天气学成因。结果表明, 东亚大槽偏强, 阻塞高压引导脊前偏北气流南下, 冷空气入境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暖湿气流汇合, 在北方寒潮与南方水汽的共同作用下, 地处高海拔的输电线塔杆易出现覆冰。冷暖气团在桂林北部山区上空相互对峙形成准静止锋时出现两种覆冰变化特征: 当冷空气强盛且水汽充沛时, 过冷却雨滴冻结或者雾滴凝华形成电线积冰; 而在暖气团主导下电线覆冰则自然融化。准静止锋的锋区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线的覆冰增长过程, 特别地, 冷暖空气的交替主导是电线反复积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地面-卫星-雷达三源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0.05°×0.05°)、FY-2G云顶亮温(0.1°×0.1°)、NCEP/NCAR FNL(1°×1°)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2019年8月11日发生的山东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降水主要受台风倒槽的影响,台风倒槽在山东中部暴雨区长时间稳定维持,台风东侧的低空东南急流把东海北部的水汽和能量向暴雨区输送,配合200 hPa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在暴雨区上空辐合抬升,造成具有中尺度特征的暴雨。2)强降水区存在的正涡度区伴随强烈的上升运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结构和次级环流耦合发展,为此次台风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而且动力条件的演变在此次台风暴雨过程中的作用比热力条件更重要。3)850 hPa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以及相匹配的在垂直方向的强上升运动区,对强降水落区和雨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实时观测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2月14—15日吉林省南部特大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地面系统为河套倒槽向东北伸展加强,与蒙古东部高压底部东路冷空气共同作用;存在两条水汽输送带,分别对应西南暖湿空气和高压底部东风回流带来的湿冷空气,两支水汽通道共同为此次暴雪过程提供水汽和热量输送;能量锋区垂直分布表明随着倒槽前的暖湿气流的上升运动,低层不稳定性向上输送,使对流不稳定性层次增厚;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露点锋等为本次暴雪过程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98.
利用2000—2013年西北地区376个国家站逐日最低气温及NCEP FNL再分析资料,基于西北区站点降温幅度和欧亚大陆500 hPa低频高度场,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西北区站点寒潮延伸期预测模型,分别以2017年1月的一个寒潮日和非寒潮日为例进行预测试验,并对2014—2017年冬半年(共728 d)西北地区的寒潮进行回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前10~30 d较好预测寒潮日与非寒潮日,对寒潮日提前10~30 d预测的降温幅度≥8℃的站数平均为32.9个,命中率最高可达67%,而对非寒潮日提前10~30 d预测的降温幅度≥8℃的站数平均为2.7个。对2014—2017年冬半年西北地区延伸期寒潮日的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提前10~30 d预测的平均站点命中率为11.5%,空报率为70.3%。规定降温幅度≥8℃的站数超过15个时为一个寒潮日,则平均CS评分为0.1,预测的寒潮日与实际寒潮日对应最好。该模型可用于西北区地区延伸期寒潮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常规探测、高空探测、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分析了2019年9月5日18时—6日04时在湖州安吉、杭州余杭、杭州临安等地发生的一次台风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物理量场及雷达特征。结果表明:(1)暴雨是在西风槽、台风等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先后发展、稳定维持的情况下,由中尺度切变线触发而产生的强降水。(2)浙江西北部、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等地的动力条件、不稳定层结、水汽条件等物理量场均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3)风廓线雷达能很好地探测出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其探测资料能反映切变线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西移及演变的过程,能反映两次中尺度切变线产生机理的不同,对强降水有很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t型估计不能抵抗病态性的影响这一缺陷,从Bayes估计的观点出发,通过对t分布模型引入未知参数的先验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差有偏估计——t型Bayes估计,重点讨论了正态-Gamma先验分布下的t型Bayes估计及其EM算法和超参数的选取方案。数值实验证实了正态-Gamma先验分布下的t型Bayes估计能够同时抵抗粗差和病态性的不良影响,是一种性能更好的抗差有偏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