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2篇
  免费   4709篇
  国内免费   6378篇
测绘学   1548篇
大气科学   6140篇
地球物理   3992篇
地质学   10559篇
海洋学   2851篇
天文学   430篇
综合类   1545篇
自然地理   3224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609篇
  2022年   834篇
  2021年   984篇
  2020年   880篇
  2019年   1037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925篇
  2016年   930篇
  2015年   1042篇
  2014年   1565篇
  2013年   1243篇
  2012年   1460篇
  2011年   1257篇
  2010年   1335篇
  2009年   1258篇
  2008年   1254篇
  2007年   1193篇
  2006年   1076篇
  2005年   1551篇
  2004年   899篇
  2003年   1070篇
  2002年   1079篇
  2001年   843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506篇
  1998年   525篇
  1997年   568篇
  1996年   422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322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8篇
  1978年   9篇
  1948年   10篇
  1942年   16篇
  1941年   16篇
  1936年   10篇
  193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粤东深澳湾养殖区域异养细菌和弧菌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进行,对异养细菌和弧菌丰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深澳养殖海湾水体中以上2种被调查菌类的丰度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1.20×105―1.27×108cfu·L-1和1.00×103―3.90×105cfu·L-1;底质中的丰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73×104―4.06×107cfu·g-1和3.25×102―7.23×104cfu·g-1.从时间上来看,营养盐类与异养细菌的相关性要强于温度、盐度、pH值和溶氧等物理因素的相关性;而弧菌与物理因素的相关性要强于与营养盐类的相关性.从空间分布来看水体环境的变化要比底质的大,水体中经常出现异养细菌和弧菌丰度的剧烈变化,变化程度也远远高于底质中细菌的变化.而且不同的养殖活动也会很明显地影响异养细菌和弧菌的丰度:S3站位水体中异养细菌的丰度比底质中的高;S5站位的底质中异养细菌和弧菌的丰度都是较高的.龙须菜的养殖可以很明显地改善底质环境,特别是降低底质中对养殖和水质环境有很大负面影响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如硫化物和弧菌等.  相似文献   
992.
王坤  关新平  丁喜峰  乔杰敏 《海洋学报》2010,32(10):6859-6863
研究Duffing振子系统的周期解的唯一性与精确周期信号的获取方法. 应用定性分析方法,获得了一类Duffing振子系统具有唯一周期解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得到了一类更广泛的非线性周期系统的周期解的唯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给出了Duffing振子系统精确周期信号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993.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10,27(3):80-91
<正>1海浪模式的基本概念表面波的数学描述有很多的随机元素,需要统计说明。代表海浪场的统计参量在特定的时间周期和空间范围上表现海浪的特征。形式上,在这些尺度范围,需要假定我们所描述的海表面是稳态(时间上)和空间均一的。显然,缺少这样的条件将需要在更大尺度范围上描述海浪的成长与消衰。为了有效的模拟变化的海浪,时间步长、网格长度这些刻度都要足够小来刻画海浪的演变,但是更小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合适必须经过验证。  相似文献   
994.
全球百年海表面温度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0 a(1903—2002年)HadiSST的逐月资料,将全球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作为整体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解),提取了控制各大洋SSTA的主导模态和各大洋之间的联合模态,分析了相应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SSTA变化最剧烈的海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西北大西洋湾流海区和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海区。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是主导模态并具有2~7 a周期的年际变化;SSTA变化第二主模态和第三主模态都是以大约70 a为周期的年代际变化为主的跨大洋联合模态。第二主模态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中纬度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反位相、热带太平洋与大西洋反位相的太平洋-大西洋双偶极子型分布。SSTA变化的第三模态主要呈现南北半球海洋反位相的特征,为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洋联合模态。第四模态基本上是反映各个不同海域特有的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模态,该模态的时间序列具有1~4 a周期的年际变化和约9 a周期的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995.
The Luzon Strait is the main impact pathway of the Kuroshio on the circulation in South China Sea (S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1997–2007 altimeter data and 2005–2006 output data from a high resolution global HYCOM model, the total Luzon Strait Transport (LST) has remarkable subseasonal oscillations with a typical period of 90 to 120 days, and an average value of 1.9 Sv into SCS. Further spectrum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LST at different depth is remarkable different. In the upper layer (0–300 m), westward inflow has significant seasonal and sub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bottom layer (below 1 200 m), eastward outflow exhibits remarkable seasonal variability, while subseasonal variability is also clear. In the intermediate layer, the westward inflow is slightly bigger than the eastward outflow, and both of them have obvious seasonal and subseasonal variability. Because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westward inflow and eastward outflow is opposite, the total transport of intermediate layer exhibits significant 50–150 days variation, without obvious seasonal signals. The westward Rossby waves with a period of 90 to 120 day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have very clear correlationship with the Luzon Strait Transport,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westward Rossby waves and Kuroshio might b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sub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LST.  相似文献   
996.
利用NCEP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亚洲季风区气候对北大西洋正、负海温异常的响应。研究表明:亚洲季风区气候对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的影响存在线性和非线性响应;AMO的暖位相造成欧亚大陆增温以及印度地区北暖南冷的偶极子型分布,主要是线性因素的作用;夏季、秋季印度半岛降雨增多,是线性因素和非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非线性因素带给印度半岛的降水多集中在西部。  相似文献   
997.
延庆台地电阻率铁质干扰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延庆台地电阻率观测多次出现因环境干扰而引起的较为显著的异常变化,尤其是观测环境中铁质干扰源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幅度和形态的影响.本文依据台站测区地下高密度电性结构剖面和电测深结果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几种铁质对延庆台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幅度和形态,结果表明,在扣除地电阻率基准值后,干扰幅度和形态与实际观测值的异常变化较吻合,从而从数值分析的角度确定了地下铁质对延庆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   相似文献   
998.
选用中国21个地磁基准台站2011年的绝对子夜均值数据,分析D、H、Z分量年变化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各分量年变化量等值线分布比较均匀,其中:D分量年变化量等值线大致沿南北向分布,零经线附近台站年变化量较小;H分量年变化量等值线大致呈U型分布,且中心点位于甘肃省;Z分量年变化量等值线沿纬线方向,随纬度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9.
1518年6月22日韩国首尔以西海域——南黄海发生大震。地震波及朝鲜半岛全境,并在韩国首尔等沿海地区造成破坏,首尔的烈度为Ⅷ度,余震持续一个多月。地震还影响到中国东部地区。震级定为M7?级。此次地震可能与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带(南黄海东缘断裂带)的活动有关。震中定于该断裂带附近(36.5°N,125.2°E)。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2008—2016年苏06井400 m和800 m深度的水温观测数据,分析不同深度的水温年变速率及日变曲线形态,并运用差值、水温梯度的小波变换方法,对2个不同深度的水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苏06井不同深度水温的长期变化与水位变化具有一定同步性,事实上水位变化起主导作用,构造引起水位变化使不同深度水温的表现不同,对周围近距离显著地震发生有一定意义;从短期变化看,不同深度水温之间很少出现同步变化;400 m深度水温异常信号频度及强度高于800 m深度水温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