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1165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991.
北部湾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大型海湾且资源丰富,了解其演进变化过程是环境保护、利用和预测的基础;在接近湾口的南部海盆进行了岩芯钻取,并对样品进行较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元素Sr、Ba和微体古生物化石测试、鉴定和14C测年.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富,有孔虫共有42属67种,主要为表层暖水种和近岸浅海种,硅藻有19属29...  相似文献   
992.
冰川地震学结合了冰川学和地震学的综合优势,形成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冰震是指冰川运动和破裂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包括从微小的嘎吱声到相当于7级地震的突发性破裂或滑动.当前,根据冰震发生的位置以及发生机理的不同,将冰震大概分为五类:冰川表层破裂、冰川终端崩解、冰内水力压裂、冰腔水流震荡、冰层基底黏滑.冰震研究除了可以采用传统地震学方法外,也可以结合GPS、数值模拟、冰川物性等多学科综合方法来研究,进一步可以探究冰崩的发生过程及危险性评估.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冰川地震学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冰川地震研究工作,综合探讨了冰川地震对天然地震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3.
孟加拉湾晚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古生产力演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赤道低纬度地区孟加拉湾属于大陆边缘深海环境,该区的古生产力研究对于了解低纬度地区古气候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4个活塞岩心δ13C值、高生产力指示种的含量变化、浮游有孔虫与底栖有孔虫丰度、U+B指数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研究区受冰川-气候旋回作用影响明显,古生产力波动强烈。冰期时,陆源营养物质供应充分导致生物生产力增大,因而末次冰期最盛期氧同位素第2期时生产力最高,间冰期氧同位素第1、5期时生产力较低。该区氧同位素第3期也出现高生产力的情况,可能与当时研究区气候不稳定有关。氧同位素第3期强烈的西南季风活动使研究区淡水输入增强,进一步增加了冷、暖期生物生产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4.
如果西南极冰盖崩落入大洋的话,那么将发生什么后果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全球海平面增高5m对经济和生态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这种变化所发生的速率。确定这种崩落的最大可能性也许受限于这些事件“半随机”和蒙特卡洛模拟结果的假设。但是有关过去冰盖范围和目前状态的最新资...  相似文献   
995.
北大西洋振荡(NAO)是北半球多年气候波动之一,而且一般是根据冰岛和亚速尔群岛间的压力差用指数来描述的。就多年的时间尺度来说,NAO的变化对北大西洋和欧洲气候有巨大影响,并且对北半球最近表面温度变暖趋势也有巨大影响。在最近的几十年间,冬季指数主要处于...  相似文献   
996.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七一冰川融水径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2006年实测水文数据,找出冰川自动气象站气温与冰川融水径流量关系,并根据酒泉气象站与冰川末端气象站气温关系,重建1960~2004年七一冰川融水径流资料.近40多年来,酒泉站气温增加幅度为0.24℃/10a,冰川融水量增加幅度为0.076×106 m3/10 a,冰川融水量随气温增加明显.利用气候突变分析发现,气温发生突变点为1996年,1996~2004年冰川表面年平均气温比1960~1995年间高0.41℃,年冰川融水量1996~2004年比1960~1995年增加了0.41×106 m3(增加26.9%),冰川融水径流量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997.
冰川储量变化对全球水循环、能量平衡和区域水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构成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针对当前冰川变化监测技术与方法,提出一种结合多源DEM数据和多时相遥感影像监测冰川体积变化的方法.以青藏高原那木纳尼峰地区冰川为例,通过MSS/TM遥感数据识别冰川范围,以地形图DEM和SRTM-DEM计算出两时期冰川厚度变化信息,从而计算冰川体积变化值.计算过程中,对冰川范围识别、遥感数据不同时相、不同源DEM数据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和控制.结果显示,1976—2001年的25a间该地区冰川体积减少了3.060km3,存在着较为强烈的消耗,冰川年损耗速率为0.1224km3.a-1.  相似文献   
998.
GLIMMER 3D陆冰模式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LI MMER(Genie Land Ice Model with Multipy-Enabled Regions)是英国Edinburgh大学开发的3D热动力陆冰模式,由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方程构成其主要物理框架,能与全球气候模式进行耦合,适用于冰川过程机理研究和冰川数值预报.介绍了3D GLI MMER陆冰模式,包括它的动力框架、边界条件、数值积分方法和外部强迫.此外,以青藏高原现代冰川为例进行数值试验,考察模式对冰川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3D GLI MMER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青藏高原冰川,所模拟的冰川分布、冰厚、冰温和冰速与实际观测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99.
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消融与产汇流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珠穆朗玛峰峰绒布冰川强消融期6月的日径流资料可知,由于绒布冰川末端冰湖较为发育、冰川面积较大,冰川末端水文站显示白天流量小于晚上流量,冰川储水性较强.最大流量出现时间滞后於最高气温(消融最强)时间9~14h.随着消融强度增大,冰川排水系统发育越来越完善,滞后时间缩短.据2005年定日县气象站无降水日日平均气温资料和同期珠穆朗玛峰绒布河日均径流量,获得气温驱动下绒布河日均径流量表达式;利用1959年珠峰科考时一个水文年中无降水日绒布河日均流量资料和同期定日县气象站日均气温检验该表达式表明,该表达式在利用定日县气象站无降水日日均气温模拟绒布河径流量时表现较好.绒布河的径流可分割成两部分: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补给.根据1959年降水驱动产生的流量,得出降水对河流补给贡献率为19.2%,冰川融水补给率为80.8%.  相似文献   
1000.
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奎屯河高山区地表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奎屯河流域的乌苏、沙湾气象站1960—2009年50 a来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和奎屯河将军庙水文站的降水量、径流量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冰川等变化对奎屯河出山口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军庙水文站年降水变化与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尽管气温呈上升趋势,但年径流与平原地区和出山口的气温相关不很密切,气温可通过影响蒸发增加山区消耗水量,减少径流.然而,气温变暖会加剧冰雪消融,使冰川退缩变薄,特别是消耗冰川积累量来增加河川径流.在奎屯河出山口地表年径流量中,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冰川径流增加了5.7%,多年平均情况下消耗冰川积累的融水径流约占冰川径流的30%.同时,随气候变化的极值化,要注意高山地区降水减少和汛期气温降低引起河川径流减少,降水、气温高值引起的年径流增大与洪水危害,以及引起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幅增大,并对水利工程造成的影响.有关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定量预测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