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9篇
  免费   2270篇
  国内免费   3513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1263篇
地球物理   764篇
地质学   13147篇
海洋学   201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73篇
自然地理   1015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837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687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679篇
  2006年   681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525篇
  2003年   547篇
  2002年   641篇
  2001年   696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526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510篇
  1996年   524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468篇
  1993年   402篇
  1992年   543篇
  1991年   483篇
  1990年   386篇
  1989年   291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46年   12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吴溪 《海洋世界》2009,(10):43-45
多毛环节动物新物种的发现将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DNA技术表明,海洋中物种的丰富程度远超过人类的想象。  相似文献   
992.
微团聚体是形成沉积物结构的基本单元,沉积物的结构性影响了土体的稳定性、渗透性和强度等工程地质性质。对废弃黄河口刁口流路潮间带沉积物微团聚体受黏粒含量、有机质和生物黏液等胶结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多团聚成粉粒级微团聚体(0.05~0.01 mm),含量在85.3%~95.8%之间,与黄土高原土相比,0.05~0.01 mm微团聚体增加,而0.1~0.05 mm微团聚体减少,团聚性差,易于侵蚀;黏粒含量与团聚度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说明黏粒含量增加了沉积物微团聚体的稳定性;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在0.27%~0.61%之间,有机质含量较少,对沉积物微团聚体贡献少;生物扰动的螃蟹洞壁土、螃蟹掘出物的团聚度明显大于表层未受生物扰动土的团聚度,说明螃蟹分泌的黏液能加大微团聚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两个龙须菜新品系经济性状及琼胶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2~5月在广东省南澳县深澳海区对选育的龙须菜新品系07-1,07-2和对照组福建宁德栽培的981品系进行海上栽培比较试验,测定了3个品系的藻体日平均生长速率,试验了敌害生物(藻钩虾和团水虱)对3个品系的影响,比较了琼胶特性.结果显示,在水温11~20 ℃,盐度32.4~32.8的条件下,品系07-1,07-2的藻体日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3.8%/d和4.1%/d,宁德栽培品系的藻体日平均生长速率为3.2%/d.品系07-1,07-2的生长适应水温下限为16 ℃,比宁德栽培品系降低了2 ℃.与宁德栽培的981品系相比较,选育的龙须菜品系07-1,07-2对藻钩虾和团水虱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品系07-1,07-2的琼胶含量比福建宁德栽培的981品系分别提高10.0%和14.4%,凝胶强度也分别提高了5.46%和14.5%,表明2个新品系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末次冰盛期以来日本海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标志物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重建海洋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本文利用这种方法重建了日本海末次冰盛期以来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生物标志物含量在末次冰期最盛期21~19 ka和14~4 ka时有高值,而在19~14 ka、4~0 ka有低值。末次冰期最盛期时生物标志物的高含量是由于分层导致的底层水缺氧,生物标志物得到较好保存的结果,而此时日本海盐度很低,使颗石藻相对含量很低;19~14 ka陆源输入减少,日本海生产力水平较低,不断增加的盐度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由硅藻、甲藻占优转变为颗石藻占优;14~4 ka对马暖流流量的加大提高了日本海的初级生产力,同时高营养盐利于硅藻、甲藻的生长,使颗石藻的相对比例减小;4 ka以后随冬季风的增强和黑潮减弱,对马暖流减弱,供应的营养盐减少,日本海生产力水平降低,使颗石藻的相对比例增大,硅藻、甲藻的相对比例减小。  相似文献   
995.
宇宙成因同位素分析改变了我们对南极冰消的滨岸记录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冰盖的不同部分其冰消历史存在鲜明的对照。目前,似乎存在两种独特的模式。第一种模式,紧随冰后期升温初期,冰盖迅速发生撤退的地方,就已经达到了全新世早期冰盖边缘。第二种模式,冰后期升温后初始发生冰川消融的地方,经历几个百万年的逐渐减薄,并且从那时起一直持续到现在。而理解哪种模式应用于哪个地区最好,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关于冰盖撤退驱动机制的信息,同时有助于对冰盖变化进行预测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对南海南部25个表层沉积样进行了生物硅的测定分析,试图揭示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的分布及其对现代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便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其所处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82。陆架浅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非常低,不能反映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生产力情况,这可能与沉积类型和陆源物质输入影响有关。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分布表明,其不仅能反映出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的古生产力水平,而且还能指示上升流的强弱,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利用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来追踪上升流发育和变化的有效性与可信度。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研究区域中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中放射虫和海绵骨针较硅藻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可能是由于硅藻易被溶解并易被其他生物体摄食的缘故。在有上升流发育的海域,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基本上均表现出较高的丰度,这与高的生物硅含量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7.
《海洋世界》2009,(2):8-8
人类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超级捕食者”。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对其他生物的猎捕行为已经改造了这些生物。这种改造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让自然界“望尘莫及”。人类猎捕行为对猎物的改变速率比自然界大3倍,比其他的人为影响(如污染)大50%。  相似文献   
998.
《国土资源》2007,(2):F0002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淡水沼泽、沼泽森林、盐沼和盐湖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调节径流、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美化环境等多种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  相似文献   
999.
矿床的成矿物质一是来自地层,即下二迭统玉泉组大理岩;二是来自于华力西晚期似斑状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有关的岩浆岩。主要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一、我省矿山环境现状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大,矿种丰富。但是,由于采矿占用土地、破坏耕地、草地、砍伐林木、疏干排水,“三废”排放,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结构,天然植被覆盖面积降低、裸露岩石增加、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降低了区域防风固砂、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加剧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等自然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