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8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735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2297篇
海洋学   405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矿石硫化物环带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冬瓜山矿床是铜陵矿集区内一个重要的大型铜(金)矿床,颇受关注,成因认识分歧较大。矿床内块状硫化物矿石中普遍发育以黄铁矿为核部、黄铜矿为中间带、磁黄铁矿为边部带的硫化物环带。这些环带核部黄铁矿多呈自形-半自形晶,黄铜矿呈他形晶围绕黄铁矿沉淀,磁黄铁矿呈他形分布在黄铜矿外围,内带常被外带硫化物溶蚀交代。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环带中硫化物矿物的硫同位素(δ34S=1.6‰~5.1‰)具有岩浆硫源特征,同时从核部黄铁矿到中间带黄铜矿,再到边部磁黄铁矿δ34S值逐渐降低。以上特征表明环带从内到外硫化物之间并非平衡共生关系,而是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先后依次晶出。硫化物环带核部粗粒黄铁矿(粒径大于1.5cm)的Co、Ni含量分别为292×10-6~1504×10-6和32.7×10-6~39.9×10-6,Co/Ni=7.32~46.0(平均26.7),与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型黄铁矿的Co、Ni特征基本一致。核部黄铁矿由颗粒中心向边缘,Fe/S原子比值、Mo和Co含量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而Cu、Zn等成矿元素主要富集于颗粒边缘,并向边缘有逐渐升高趋势。与此同时,细粒黄铁矿(粒径小于0.5cm)中的Cu、Zn等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粗粒黄铁矿。环带中三种硫化物矿物的REE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极为相似,相对富集LREE、Rb、Th等元素,而亏损Nb、Ta、Zr、Hf、Sr、Ba和HREE等元素,由环带核部到边部δEu逐渐减小,与矿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以上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冬瓜山铜(金)矿床中硫化物环带经历了以下形成过程:石炭纪海底喷流沉积作用在矿区形成沉积黄铁矿,到燕山期,在区内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作用下,致使早期沉积的黄铁矿首先发生变质重结晶作用,形成粒状黄铁矿,随后岩浆热液对其进行叠加改造,并在岩浆热液作用下相继围绕粒状黄铁矿增生,依次沉淀出热液型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最终形成硫化物环带。这一认识,结合硫化物环带中元素及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表明冬瓜山铜(金)矿床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古生代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矿床中的成矿物质(特别是Cu、Zn等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热液,但石炭系海底喷流沉积作用也提供了部分物质(例如,Fe、S、Mo、Co和Ni等)。此外,环带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表明,随着硫化物环带的形成,成矿热液系统的温度、硫逸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和(或)p H值升高。  相似文献   
992.
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重点地区之一,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区域内同一成矿带上已发现多处有色金属矿床。通过对突泉县大砬沟银多金属矿化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物探异常等综合研究分析,详细了解该区的矿化特征,获得了较好的找矿信息,总结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并提出了成矿远景及找矿方向,为该地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在中印度洋海盆结核区外的印度洋其他海域内收集到的298处多金属结核站位的分布、成分和赋存环境等地质特征,圈定了5处资源潜力区.文章对这些区域内海洋长周期沉积速率、底层水含氧量、底质类型、夏季海面平均生物生产力、底栖宏生物量密度、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和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等数据信息进行加权评估,揭示各区域结核分布密度的高低状况,辅以结核主要有用组分含量的分类,确定了印度洋内各结核区资源潜力的划分标准.笔者认为加斯科因平原结核区为印度洋多金属结核高资源潜力区,马达加斯加海盆结核区和南澳大利亚海盆西部结核区为中等资源潜力区,克洛泽海盆结核区和南澳大利亚海盆东部结核区为低资源潜力区.未来在这些区域内,尤其是加斯科因平原结核区中有希望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精确锁定具有更高资源潜力的次级面积结核勘探区,检验和完善资源潜力评估方法,精细量化揭示这些区域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994.
世界范围内铅锌矿资源较为丰富,在全球5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通过搜集国内外铅锌矿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在对世界1035处铅锌矿床及3319个矿(化)点资料进行提炼、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不同数据来源的全球铅锌矿的储量和资源储量进行比较研究,对全球铅锌矿3种主要成因类型,即喷流沉积型、火山块状硫化物型和密西西比型铅锌矿的资源分布、成矿时间和成矿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对世界大型铅锌矿床的储量、资源储量、品位、成矿类型和成矿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全球铅锌矿的综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张华伟  赵刚 《天文学进展》2000,18(2):151-158
银河系的银盘、银晕、核球的平均金属丰度为-0.2,-1.6,-0.2。年龄-金属丰度关系给出了银河系形成和演化的线索。为了解释观测的年龄-金属丰度关系及其弥散,银河系化学演化模型必须考虑恒星轨道运动、非瞬时混合等机制。  相似文献   
996.
将[Fe/H]从-3.0到0.0等分成10个区间,利用三种中子俘获过程的典型元素的观测丰度平均值,研究各核合成过程在各区间对重元素丰度的平均贡献,以及其它重元素的平均丰度,并与观测平均丰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Fe/H]>-2.2范围内,各重元素核合成过程产生的重元素平均丰度分布与太阳系相似,但不同核合成过程的平均贡献比例与太阳系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7.
为解释名的G矮星问题,提出银河系化学演化的三成分模型,即由银晕、厚盘和薄盘所构成的演化模型。相邻演化阶段间隔着一个快速坍缩过程,对不同星族成分的演化过程分别进行模拟,并在总体上得到一个太阳附近区域的G矮星丰度分布函数,检验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初始富化模型、比例生成模型和坍缩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最佳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太阳附近区域的化学演化受物质交换的影响较小,至少在银河系演化的晚期,可将太  相似文献   
998.
新疆北部Cu-N i-(PGE) 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探讨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新疆北部的铜镍(铂族元素)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形成于海西期,是世界上形成于显生宙的少数几个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之一。它具有许多特殊性,如形成多个亚系列(喀拉通克、黄山?箐布拉克)、每个亚系列又包含多个岩体形成多个矿床、不同的亚系列及每个亚系列内部的各个岩体和矿体差别较大、成矿母岩低镁高铝富钾等等。海西期的地幔柱活动可能是形成该成矿系列的主要原因。目前对同一时期的箐布拉克亚系列及其它基性超基性岩带的  相似文献   
999.
江苏六合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捕虏体的硫化物相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徐九华  储雪蕾 《岩石学报》2000,16(4):492-498
江苏六合一带碱性玄武岩中的出露有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的地幔捕虏体,这些地幔矿物中普遍有硫化物相出现:(1)被寄主矿物捕获的早期硫化物颗粒。(2)产于矿物晶粒边界或次生裂隙充填物,(3)硫化物包裹体,包括单相硫的包裹体、硫化物-玻璃两相熔体包裹体和CO/2-硫化物-玻璃(含硅酸盐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硫化物包裹体比例隙中硫化物具有更高的相对Fe和S含量,较低的Ni含量。硫化物包裹  相似文献   
1000.
天然矿物发光性能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立新  曹林  张东丽 《世界地质》2000,19(4):342-345
矿物发光材料的发光是基于对能量的吸收和能级跃迁,其制备方法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利用天然的卤化物,硫化物,硅酸盐可开发出多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