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6篇
地质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Goldstein枝切线法容易产生大面积封闭区域和枝切线整体长度较长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枝切线设置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方法:首先根据干涉条纹图中残差点的分布特点对残差点进行预处理,之后使用改进的遗传禁忌搜索算法计算剩余残差点的优化组合。结果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枝切线的整体长度,而且使封闭区域数量明显减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枝切线的优化设置,在解缠精度上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相位解缠作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中一个关键的步骤,为获取地形高程提供了基础。相位解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DEM生成的质量。对现有的几类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并对解缠结果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其精确性。结果表明:统计耗费网络流算法具有较好的解缠连续性以及较高的精度,可以获得一个较优的全局解。  相似文献   
3.
最小生成树相位解缠中冗余去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磊  赵拥军  王志刚 《遥感学报》2006,10(6):879-884
目前,相位解缠的方法中以Goldstein提出的枝切法最为经典,它通过枝切线将残差点相互连接使得残差点电荷中和,在相位展开处理的积分中,积分路径不能穿过分支,从而限制误差的传播。但是由于枝切线连接策略的不合理,往往造成连成的枝切线过多、过长,甚至多条枝切线形成闭合区域,造成不能解缠的“死区”,特别是在残差点较多的情况,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本文在最小生成树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枝切线冗余去除算法能简单、准确地去除枝切树中的冗余,并保证了相位解缠具有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相位解缠是InSAR信号处理的关键过程,针对传统的枝切法存在枝切线整体长度过长和容易产生解缠"孤岛"现象等问题,基于蚁群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枝切法,通过对传统的枝切线进行优化,有效地减少枝切线长度。采用伊朗Bam地区的InSAR图像数据对算法进行实验计算与分析,表明本文算法所需设置的枝切线整体长度较短,能获得更好的相位解缠效果。  相似文献   
5.
InSAR(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测量)是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由于其高精度、大区域、可穿透云雾、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特性,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以及地表形变监测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InSAR图像处理的过程中,相位解缠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相位解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程图的精度.本文利用ASAR数据,在ROI_PAC软件下进行处理,对DEM提取流程进行简要的分析.ROI_PAC软件处理InSAR数据所应用的相位解缠算法是最经典的路径跟踪法——枝切法.对于该算法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并针对算法中残差点搜索的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6.
针对InSAR数据处理中干涉相位解缠的效率问题,该文在Goldstein枝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枝切解缠算法,对枝切法中积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按一定原则生成枝切线,然后选择一个非残差点作为积分的起始点,利用行扫描算法进行绕过枝切线的积分,得到最终的解缠相位。通过实验验证表明,行扫描积分法在解缠速度上比常见的四邻域积分法更快,可有效提高枝切法的解缠效率。  相似文献   
7.
干涉SAR相位解缠中的枝切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磊  刘伟  赵拥军 《测绘科学》2007,32(3):75-77
二维相位解缠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通过对现有相位枝切解缠算法的枝切连接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最小生成树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最优最小生成树相位解缠的方法,很大程度地减少了以往方法中造成地枝切线过多、过长、闭合等弊病的发生,阻止了由于枝切线设置错误所引起的误差传播,既保持了枝切法速度快的特点,又优化了算法。通过几种方案的对比实验,说明该方法能提高相位解缠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