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利用实际大气参数取值进行尺度分析,求得斜压半地转模式中非线性斜压Rossby波的非频散周期解的存在条件与解。给出了能够描述非线性特性波动的无量纲拟能效ε,由此推导了非线性特征波动的波速公式及波参数间的一些诊断关系。  相似文献   
2.
1991年江淮早梅及其与过赤道气流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1991年江淮早梅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5月第4候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出现第一次北跳,夏季风影响到江南,江淮地区入梅,比常年早二十多天;这与120—130°E间异常地出现较强的过赤道气流有关。  相似文献   
3.
江淮倒槽内常有边界层东南风急流出现,它的前方有中尺度的强降水。初生时,边界层东南风急流的中尺度特征比较明显。由于摩擦作用,沿江淮倒槽有锋生,它所强迫的次级环流,是边界层东南风急流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1991年江淮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大暴雨。它包括三次暴雨过程。亚欧地区中高纬经向环流明显,乌拉尔阻塞高压强大而持久,冷空气活动强烈而频繁。500hPa上西太平洋高压脊线比常年提前1个月越过20°N,长期停滞在20°—25°N之间。东亚季风早1个月推进到长江流域。西太平洋高压在850hPa的西脊点有3次东退过程,与500hPa上脊线的3次北进以及三个暴雨时段相吻合。降水、冷空气及低纬的θse的振荡周期为20—25天,而30—50天周期则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杨信杰  罗坚 《气象科学》1994,14(4):354-361
1991年江淮梅雨期出现了三次暴雨过程,降水呈现显著的20-25天振荡,该周期明显短于海两期40天振荡的气候周期。分析表明,1991年梅雨降水的低频振荡与乌拉尔阻高、西太平洋副高、东亚与印度季风以及500hPa赤道地区向北传播涡列的20-25天振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江淮气旋的能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信杰 《气象学报》1988,46(4):486-491
关于气旋中的能量变化,已经有了不少的论述。江淮气旋是产生我国南方地区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弄清楚其中的能量变化,对于了解它的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取一江淮气旋为例,主要讨论扰动有效位能和扰动动能的变化,也涉及到有效位能和动能的变化。1982年5月12日08时,在武汉东北约200km处,有一个气旋生成。这个气旋,是冷锋进入倒槽、并有暖锋锋生而形成的。生成时,气旋中心上空300hPa的风只约12m/s,500hPa在107°E有一弱槽,东南沿海为副高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