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3.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是综合开发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一项举世瞩目的大工程,建成后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必须考虑到它对长江下游流域以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工程建设之前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这一课题的要求,本文就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区流场的影响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林金美 《台湾海峡》1991,10(4):345-350
本文分析、鉴定了于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逐月采自厦门西海域的7个站位的112份样品。结果表明,本海区浮游植物共129种,其中蓝藻1种,硅藻105种,金藻1种,甲藻22种。按其分布特点,可分为两大生态类群:广布种占57%,暖水种占43%。浮游植物细胞总量的季节分布是8月出现主高峰,5月为次高峰,3月是最低谷期。此外,对其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与海洋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黄河三角洲附近潮波运动的变化特征,乐肯堂等(1995)用二维数值模式模拟了1855-1984年该海区的潮汐和潮流的分布变化,并着重考察了M2和S2分潮的无潮点,以及规则全日潮区的位置变化。乐肯堂等(1995)的研究表明,黄河尾闾的摆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黄河三角洲之进退,是该海区潮波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外因。自从1976年黄河尾闾改道清水沟以来,该流路已稳定运行了20多年,由此造成了河口附近沙嘴不断向莱州湾内延伸,因而对该区的潮波分布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从黄河三角洲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来规划今后黄河尾闾的走向,就必须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清水沟流路是否还能长期稳定下去;(2)如果清水沟流路长期稳定不变,并且按照清水沟流路期间黄河三角洲向莱州湾推进的方式来推演10a后黄河三角洲的形势,那么到2010年该区的潮波运动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为此,在本文中我们仍然采用乐肯堂等(1995)已经过验证的数值模式和数值预的方法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清良  林金美 《海洋学报》1991,13(1):102-113
本文根据1987年春季(3—5月)在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水域每三天一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处浮游植物在增殖季节的种类组成,细胞总量分布及其小间尺度的波动和优势种类、种属阶段性的更替等特征,并讨论了其时浮游植物分布与温盐、营养盐、降雨和浮游动物干重生物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东海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海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它西部有广阔的大陆架,东面以九州岛、琉球群岛(由奄美诸岛、冲绳诸岛、先岛诸岛组成)和台湾岛连线为界,具有较深的海槽。黑潮是一支高温、高盐、高流速的西边界流,它起源于菲律宾以东海域、流经台湾东岸进入东海,沿东海大陆架外缘向东北向流动,穿越吐噶喇海峡返回太平洋。通常的把自台湾东北端起至吐噶喇海峡一段称为东海黑潮。此外,在琉球群岛以东海域也常年存在一支稳定的西边界流,称为琉球海流。 对于东海黑潮和琉球海流的硏究,主要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进行中日联合调查研究、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等,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苏纪兰(1994)、袁耀初(2000,Yuan,2006)、管秉贤(2002)等人都做过评述。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评述,主要叙述200年以来对东海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硏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长江冲淡水路径的初步研究——Ⅰ.模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乐肯堂 《海洋与湖沼》1984,15(2):157-167
早期的多次观测表明,在洪水季节的在长江口外冲淡水区中,等盐线呈强烈的水平舌状分布,其舌轴方向先为东南继而转向东北。后来人们又发现,长江冲淡水的盐舌轴线具有多种形态,并且有时还出现所谓“双峰“现象。尽管如此,大多数观测表明,当长江迳流的流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其冲淡水的盐舌舌轴就呈现出转向东北。同时,观测还表明,冲淡水中余流的基本方向也是趋向东北的”。图1绘出了4—9月的长江冲淡水实测  相似文献   
9.
应陈则实所长的邀请,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寺本俊彦教授于6月29日至7月2日来一所作短期讲学.寺本教授是日本著名物理海洋学家,现任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研究室主任及国际海洋物理科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他在青期问,连续作了"潮汐及内波"、"深层环流及其模拟"、"黑潮的结构及其时空变化"、"海洋观测方法"四个内容丰富而系统的报告,并进行了学术讨论,基本上把日本近几年来在物理海洋学方面(包括寺本教授本人)研究的主要内容、最新成果以及近年内的打算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其中,传入黄、东海的潮波在太平洋区域的特征、潮波运动与地形效应、潮流与内  相似文献   
10.
三沙湾浮游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林金美 《台湾海峡》1993,12(4):319-323
本文分析,鉴定了于1990年5,8,11月和1991年2月,采自福建三沙湾的64份样品。记录浮游植物115种,其中蓝藻1种,硅藻97种,甲藻17种。浮游植物细胞总量的年平均值为17.50×1^4个/m^3,其年高峰出现于春季5月。达43.84×10^4个/m^3,低谷出现于冬季2月,仅1.16×10^4个/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