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618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积水深度下若尔盖高原木里薹草(Carex muliensis)叶片的生理生态特征,于2016年4月23日,在若尔盖县喀哈尔乔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将生长着木里薹草的原状土柱移栽至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验场的木箱内,使木里薹草继续生长;设置3种模拟积水深度,分别为20 cm、10 cm和0 cm(无积水),于2019年6月30日、7月16日和8月1日,测定各积水深度下木里薹草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积水变浅至无积水,3个观测日的木里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显著减小(n=5,p0.05),而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大(n=5,p0.05);积水深度变化对木里薹草叶片的最小荧光产量、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和碳稳定同位素δ13C值无显著影响;随着积水变浅至无积水,木里薹草叶片的光化学猝灭系数和电子传递量子效率也减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增大;随着积水变浅至无积水,木里薹草的株高变矮,叶长变短。  相似文献   
2.
唐山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因市区中部的大城山(原名唐山)而得名。  相似文献   
3.
介绍建立大地构造内波假说的根据,即:(1)全球海陆分布的低阶球谐特征;(2)全球大洋中脊体系的存在;(3)大陆永存及生长的事实;(4)地壳均衡及莫霍面的化学分界面性质;(5)地槽活动的现象、规律等。在分析以在事实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地构造运动中主要的物质运动过程,认为从薄地壳底部向厚地壳底部迁移的地壳物质流,引起地壳厚度的自激波动,推动地槽运动和大陆生长。  相似文献   
4.
青龙峡剪影     
~~青龙峡剪影@姚晓东  相似文献   
5.
伊通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其地形特点是:西北、东南两侧为低山丘陵区,海拔270—500米;中部为槽型盆地式平原,其上数座玄武岩山锥直立,松辽分水岭呈北北西——南南东向从中部穿过。该区进入新生代之后,垂直运动强烈,不仅造成了今日之地貌景观,同时还严格的控制了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诸如含水层的形成与展布,地下水的补给与径流,水资源的丰富与贫乏……,无不受这种新构造运动所制约。因此,对这一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研  相似文献   
6.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是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和N.cinstricta带.牙形石面貌证明这段地层在时代上非常接近但尚未进入拉丁阶,属于安尼期中晚期,进一步的牙形石工作将很有可能在目前发现的牙形石层段的上部寻找到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的界限,从而为青岩阶顶界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牙形石证据.此外,牙形石的发现还初步实现了青岩阶2大主导门类化石--牙形石和菊石在同一剖面的直接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荣 《海洋科学》1986,10(5):71-71
流漏的石油严重地污染海面。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剂,它能清除海面上的石油。该制剂由一种能溶解石油的化学物和粘性物质组成。借助于喷嘴将这种制剂喷撒在已受石油污染的海面上,制剂同石油混合后,能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8.
9.
东营市东辛2-4井磁性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东辛2—4井岩心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整段岩心呈现以正极性为主的混合极性特征。自上而下划分的布容、松山、高斯和吉尔伯特极性时和布容极性时内清晰显示出的哥德堡和布莱克亚时的界限分别位于井深28.0m、161.0m、274.5m和452.0m。据黄河口南北5个钻孔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长江口、苏北盆地和东营地区,吉尔伯特、高斯和布容极性时的沉积速度较快,松山极性时较慢或近于缺失;黄河口以北至河北地区,高斯极性时地层不发育,吉尔伯特、松山和布容极性时则较厚,表明它们所处的构造单元、地质基础和沉积环境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九龙江口红树林上附着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周时强  洪荣发 《台湾海峡》1993,12(4):335-341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附着动物7种,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和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危害红树的主要附着动物。附着动物在河口红树林区的数量分布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少,其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期在夏,秋两季。生长茂密的红树林(郁蔽度大于0.5),附着动物主要分布于水流畅通的向海边缘和潮沟边缘的红树上。水流畅通程度是影响附着动物在红树林区向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