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1999—2003年高空气象资料、东营站地面资料以及东营市环境监测资料,按季度分别建立了高空资料因子库、物理量资料因子库和东营资料因子库,并分别与各污染物求取了相关系数,建立各自的典型场,运用逐步回归法、最优回归法、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各污染物的预报模式,加上CAPPS模式,分别对2001—2002年进行了试报。根据四种模式预报的准确性计算出各模式的权重系数,建立了空气质量集成预报系统,并对2003年进行了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气象中心T106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要素作为火险天气因子,根据森林火险原理,建立了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3.
陕北风沙区含砾石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陕北风沙区含砾石工程堆积体边坡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①砾石存在改变了坡面入渗速率,径流系数受入渗速率的影响,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先线性递减后线性递增,并在10%砾石含量处存在阈值;径流系数随降雨强度的增加线性递增。②含砾石堆积体坡面流速较纯土堆积体降低,且随雨强增大,砾石延缓径流流动的作用越显著;雨强对径流流速的影响随砾石含量增加持续减弱。③土壤剥蚀率在产流24~33 min后显著增加,砾石主要对显著增加后的平均剥蚀率产生影响。④雨强1.0 mm/min时,砾石存在促进降雨侵蚀,产沙量增大;雨强大于1.0 mm/min时,砾石具有显著的减沙效应。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D.R.Lowe(1988)建立的以悬移质沉降速率作为独立控制变量的水流构造三维稳定域图。该图不仅适用于浊流沉积,而且还可以适用于降落主流水中的火山碎屑沉积、风暴沉积等。  相似文献   
6.
李建明 《测绘通报》1994,(2):27-30,9
本文探讨了利用AUTOCAD软件实现由墨卡托投影到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变换,并对变换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开发的软件成功地应用于“海岛资源调查/海岛位置,面积,岸线长度量算”课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底片变形是影响摄影测量解算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国产航微-2底片已广泛用于航测生产,但关于它的变形特性很少有资料报导。本文结合了航测生产中改正底片变形的方法,对国产航微-2底片进行测定与分析,以对其有个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渝东武隆上寒武统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渝东武隆上寒武统地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铸模孔、溶洞、裂缝。成岩作用是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区成岩作用,依据其对孔缝的影响,以及本组地层特征可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两种类型,前者包括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后者包括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充填作用。  相似文献   
9.
机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信息生产、处理、管理及应用的有力工具。而多媒体,可视化,电子邮件等等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大大拓展了机算机的应用领域,其影响已深入至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世纪,可以预料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矸石山环境地质灾害效应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及积存量最大的工业废弃物。我国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累计存量约34亿t。矸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论文分析了矸石山的污染效应、自燃效应、占地效应、爆炸效应、结构侵蚀效应、失稳效应及景观破坏效应系列环境地质灾害效应。为避免矸石山失稳所造成的危害,对重庆地区的矿区进行现场调研踏勘。根据其结果对影响矸石山稳定的因素及几种失稳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塑性极限分析原理,针对矸石山边坡失稳主要形式,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出了矸石山边坡稳定堆积高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在重庆地区矿区调研踏勘及现场直剪试验所得到的参数进行计算,做出对应表格及曲线。其结果可作为确定矸石山实际堆放高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