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980年以来长江上游10次洪涝过程的500hpa环流形势分析,并用车比雪夫多项式对500hpa高度场进行展开,研究了各类洪涝过程的中期演变特征,发现代表不同洪涝过程环流形势变化的不同的车氏系数值都有明显的特征变化,结合欧洲中心中期数值预告96小时500hpa高度场的车氏系数分析,可为洪涝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南风气流对四川盆地西部突发性暴雨影响的教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η模式对1995年8月24日四川盆地西部的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南风速的数值试验。由模拟和试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对流层低层的云南,贵州到四川南部南风气流的加大,对四川盆地西部的暴雨区,特别是大暴雨区的扩大和强度的增强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区区域洪涝的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1 2001年5~9月寸滩(寸滩位于重庆市区以东,长江干流北岸)逐日08时流量分析和区域洪涝暴雨的成因分析,得到几点认识(1)西南地区区域洪涝主要发生在四川盆地,造成区域洪涝的主要因素是流域底水条件和由暴雨造成的面雨量,两者缺一不可.(2)西南地区区域洪涝的概念模型可以以不同的寸滩流量条件与不同的间隔天数、不同的流域性降水条件表示,也可以以第一次区域洪涝出现前、后,不同的间隔天数与不同的流域性降水条件表示.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形特征,将西南地区划分为高原区、边坡区和盆地区,引入统计学"不稳定度"定量描述模式预报稳定性,对2016年6月—2017年9月全球中期天气预报(GRAPES_GFS)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在西南地区的高层形势场、主要的天气影响系统和地面要素预报性能进行了主客观检验,一定程度揭示了GRAPES_GFS和EC在西南地区的预报稳定性、地形的影响以及二模式预报性能的异同。结果显示:GRAPES_GFS高空高度场、温度场预报不稳定度分布呈北高南低型,相对湿度、风速预报不稳定度大值区在高原边缘;各要素预报不稳定度季节性周期最为显著,其位相和振幅因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地形主要影响温度和风向预报误差值,但对相对湿度和风速预报的影响则体现在误差随时效的增长速率差异上;"漏报"是模式对西南地区天气系统的主要预报误差源,"低报"则是模式对西南地区2 m温度预报误差的最大来源;模式对西南地区降水落区预报有效率大约为50%,但强度预报通常偏低。EC与GRAPES_GFS的误差特征没有本质区别,但EC误差更小,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一次高原北侧槽个例的Q矢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郁淑华 《高原气象》1993,12(4):437-441
本通过对1982年7月24-29日一次高原北侧槽活动过程的Q矢量分析,发现低压槽在高原上南伸时,一般槽前500hPa上有Q矢量辐合带,Δ·Q500<0;对应200hPa上有Q矢量辐射中心或辐区,Δ·Q200>0;同时槽线南端伴有强冷锋锋生中心。说明上升运动的维持、加强和冷锋锋生作用是低压槽在高原上南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82年7月14—18日一次巴湖低压活动过程进行了动能的收支分析。在巴湖低压活动的过程中,水平、垂直动能通量辐合(散)对动能收支贡献不大,主要是水平、垂直势能通量的辐合(散)项、势动能转换项和网格区域不能分辨的那些尺度运动对动能的供给(耗散)项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暴雨预报中Q矢量的业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MC)气象业务处(MOD)的气象工作者,现在在他们的工作中拥有比以往更多的产品。随着NMC于1986年7月引进VAS资料应用中心(VDUC)的资料(Mostek和Siebers,1987),大量的卫星资料常规资料以及数值模式资料可以在业务预报中应用。最近NMC的工作集中在获取和显示VDUC模式预报场上(Siebers等人,1988年),由业务模式产生的任何场都可以被获取或被显示。例如对于嵌套网格模式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大范围强暴雨过程的合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了1959—1982年23次四川盆地大范围强暴雨过程,并按暴雨区的位置分为川西类、川东类以及全川移动类三种类型。然后分别对各类大暴雨的对流层中、低层的位势高度场和流场进行合成分析,从而得出了各类大暴雨的位势高度场及流场的特征、相互间的差异。为四川盆地大范围强暴雨的预报提供了一些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文献[1]的继续。文中对四川盆地各类大暴雨的对流层中、低层的温湿场和层结稳定度场进行了合成分析,得出了各类大暴雨的温湿场和层结稳定度场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差异。为四川盆地大范围强暴雨的预报提供了一些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新的理论——巨星依次分离说,由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工程师牛广林提出。其新的理论,新的思路引起人们的注意。自十八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太阳系的起源共提出假说46种之多。目前,这项研究仍处于悬而未决状态。牛广林全面搜集、研究太阳系星球形态面貌、物质状态、体积、物质密度、角动量、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等在宇宙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后,发现了这些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