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海藻类化学组成的研究,对于海藻的开发利用、发展海藻养殖、丰富人们的副食品供应是件相当重要的工作。红毛菜也是一种食用海藻。其藻体为暗红色,生长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产于山东省荣成县的石岛、江苏省连云港和福建省莆田县等沿海各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干旱概况及夏旱期间人工增雨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福建省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环流形势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夏旱期间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云状、回波特征及云顶温度等条件,结果表明福建省干旱的形成与大型环流形势、地形、地貌及土壤植被条件有关;平均而言,闽东南沿海干旱多于内陆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夏季致旱的主要天气系统;夏季,西风槽前型、台风外围影响型、副热带辐合带型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天气形势,Sc、Cb、Cu云都有一定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其中降水时长1~5 h,过程雨量1.0~5.0 mm的云是旱季作业比较适合的作业云.这些结果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理论依据,达到解除或缓解干旱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福建夏季对流云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2001年和2002年7~9月利用福建省建阳市和龙岩市二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对福建夏季对流云进行系统的观测.通过对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实例分析得到不同类型福建夏季对流云的生命史、尺度、强度等特征;多单体合并对流云液态水总量最大,发展-成熟阶段平均值达4.8×109 kg,是福建夏季对流云中最重要降水云型;对流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高度层辐合辐散特点.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夏季南方对流云结构、降水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5.21”福建闽北特大暴雨过程中获得大量加密资料,较深入地分析了暴雨过程中、小尺度特征.给出不同尺度、不同物理特性的中小尺度系统(云团)相互作用,生消、发展、组合过程,以及武夷山脉的复杂地形在该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在一定环境流场下,由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活动导致出现的天气变化密集的低纬山区形成持续性特大暴雨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5.
扎陵湖、鄂陵湖对黄河源头年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为吞吐湖泊,是黄河源头二大主要湖泊。对黄河源头年径流具有滞蓄、调节作用。利用黄河源头控制站黄河沿站和下游吉迈、唐乃亥、循化3个测站水文资料,依据年径流在地区上的变化特点,分析了扎、鄂二湖对黄河源头径流影响。①扎、鄂二湖滞蓄,改变了源头径流年内分配,使其均匀化;②在枯水年份,入湖水量小,加上湖面强烈蒸发,使得湖泊以下黄河沿站年径流量更小,致使枯水程度加剧,加大了年径流年际变化;③黄河沿站与下游吉迈站年径流丰、平、枯程度对比分析,二站丰、平、枯水年同步出现机率为78.8%,扎、鄂二湖没有改变源头黄河沿站年径流丰、枯规律,是年调节湖泊,不是多年调节湖泊。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一维半时变积云模式模拟了福建古田水库地区积云的自然降水及人工催化对积云降水和地面雨滴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播撤,云上部冰晶增加。120分钟后,地面总降水量比自然云增加了0.5毫米,相对增雨量7.1%。文中还讨论了增雨机制,对AgI的播撒剂量作了一些数值试验,并与本区实测的雨滴谱、雨强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是近十年来中央在农业上对青海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全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9.2亿元,项  相似文献   
8.
积云模式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采用胡志晋的一维时变双参数积云模式,利用福建省1985~1994年间的夏秋旱期可能出现的12种天气类型(台风除外)对测站(福州)为主的十年旱期出现的积云降水日(R≥0.1mm)进行分类,并按12种天气类型分别调试的结果(降水预报率达75%以上),经催化试验,确定福建省旱期积云降水的物理特征,人工增雨催化的方法、催化剂量和催化窗口,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根据催化试验的结果采用NDP-FORTRAN和BORLANDC++交互使用的方法,将云模式业务化成人工增雨指挥系统中的积云模式分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旱期积云降水预报,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和作业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人工增雨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CINRAD配合常规天气分析,对福建省2002年上半年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作业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CINRAD的应用不仅使人工增雨科学性提高,而且为人工增雨效果分析提供一些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10.
在胡志晋二维对流云模式的物理框架上增加了对整块积云的含水量、地面降水量、降水效率的估算部分。改进后的模式模拟了福建夏早期37个降水个例,并估算出南方夏早期冷云、混合云和暖云的含水量、地面降水、降水效率,其结果与湖南积云的实测值较接近。分析了含水量在关键时段的主要分布情况,为研究南方夏早期积云的人工影响方法提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