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市化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能保证杭州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优化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规划,协调城市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本文利用一个三维非静力区域边界层数值模式,对一些典型天气条件下杭州地区的风场和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给出选取化工园区的位置的评估意见。模拟结果表明,化工园区的选址宜考虑在杭州市的西南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1948-2001年南、北半球及欧亚大陆、非洲大陆、澳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中国 7个大尺度区域 6~8月降水的长期趋势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北半球 6~8月的降水都为负趋势,但南半球降水的负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在54年的时间段内,南半球 6~8月降水的递减速度为 0.12 mm/a,仅为北半球同期降水减幅(0.24 mm/a)的一半。南、北半球 6~8月降水量年代际尺度的振荡都非常明显,但是,南、北半球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明显不同。目前北半球仍是在少雨时间段,而南半球处在降水量正常或多雨的时间段。分析还表明,非洲大陆 6~ 8月降水的年代际特征最明显,降水的负趋势也最为显著;欧亚大陆 6~8月降水也有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与明显的负趋势变化;澳洲大陆 6~8月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年代际变化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北美大陆 6~8月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但无明显的趋势变化。此外,分析了大尺度区域 6~ 8月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部分区域大尺度降水量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分析了中国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发现中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明显,但无明显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中,环境对作物的生长总起着一定的限制作用,作物所能到达的产量也因环境的不同而异。对作物产量的理论估算,为人们充分认识和合理应用农业气候资源、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提供理论依据。若将外界环境条件当作产量函数的变量,则作物的生物学产量(Y_生)大致可表示成:  相似文献   
4.
近50年浙江省旱、涝气候变化及特征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用1951-1999年资料详细研究了浙江省的年、季的旱、涝气候变化特征。主要结果:浙江省夏季降水量表现出稳定的增加,其他季节(特别是秋季)的降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每年在浙江省出现大范围旱(或涝)的可能性很大(约80%)。1985年以后浙江每年都要发生大范围的季节性的旱涝。浙江省年、季降水量旱涝有年代际变化。旱、涝发生的气候频率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夏季。奇异谱分析与最大熵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夏季、秋季与年的降水量有明显的长期趋势变化,它们还有10年左右的周期,而冬季降水的2年周期振荡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5.
地面气象站环境变化对气温序列均一性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研究浙江省地面气象站环境变化对气温序列均一性的影响程度,采用测站历史沿革资料,对全省测站环境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采用距平累加、偏差界限值、F值检验法,对36个代表站的年平均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并对非均一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4年,浙江省测站的地理环境有显著改变;36站中有39%的测站为非均一性,产生非均一性的测站中,迁站原因占57%,环境恶化占36%;测站迁站引起的非均一性多发生在1980年以后;测站迁站时,新旧站址海拔高度差大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是造成气温序列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迁站后气温序列较旧址存在偏高或偏低现象,其值对累年平均值有影响。指出了测站在迁移或环境变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助于减少气温序列非均一性。  相似文献   
6.
冀北承德盆地中生代侏罗纪地层序列较齐全,但作为关键层位之一的九龙山组一直缺乏高精度年代学的约束。笔者首次对九龙山组凝灰岩夹层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高精度定年,获得凝灰岩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164.1±1.3 Ma。综合研究及对比表明,九龙山组的时限为158~164Ma,属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早期,对应于国际地层表的牛津期至卡洛维期,其沉积时间相对短暂。在此基础上,更新了研究区侏罗系年代地层柱状图,该认识对于深入研究燕山地区中生代侏罗纪地层格架及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天气雷达是监测和预警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工具之一,为了更好地对其运行性能进行操作,开发了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数据库,该文详细讲述了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开发准备、主要开发过程及数据库的功能,并对数据库的完善做出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对兰江流域径流变化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如何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The Distributed Hydrology Soil Vegetation Model).首先对模型输入和模型参数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等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再将水文模型DHSVM应用到浙江省的兰江流域,通过与实测的年、月径流量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模型模拟的年、月径流量均与实测比较吻合,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用于中小流域径流变化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当前农业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产品粗放,服务手段单一,基层农气服务人员及农气专家参与程度低,缺乏为农户尤其是农业大户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产品服务能力,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模式.该模式既考虑到方便、快捷地收集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信息,又考虑到不增加业务工作人员的投入,设计了方便的系统和工具,吸引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人员、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农技专家等多方协作参与,实现了信息互联共享,高效智能地为农业生产企业或个人提供精细化、智慧化、专业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并在重庆成功地进行了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重庆地区的精细化、智慧化和专业化的农业气象服务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穿筋连接形式,研究了钢管开穿筋小孔及加固对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对于未开孔、开孔和开孔并加固三种情况,进行了3个直径为610 mm的足尺钢管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未开孔试件在距根部100 mm处发生钢管屈曲破坏;开孔试件的破坏主要是开孔处屈曲撕裂,开孔对钢管混凝土柱初期刚度和峰值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在峰值承载力后受孔边撕裂破坏影响,开孔试件的刚度和强度退化较快、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开孔并加固试件的破坏位置上移至加固段上部约90 mm处,与未开孔试件表现出相似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