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乌兰布和沙漠沙生灌木饲用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identifies potential predictors for seasonal forecast of dust storm frequency for the Inner Mongolia region of China. Regionally averaged antecedent annual precipitation anomaly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pring dust storm frequency. It is strongly linked to the frequency of severe dust storms that produce strong impact on the downstream Beijing-Tianjin area. A hindcast that uses precipitation anomaly to predict dust storm frequency in the following spring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climatologic forecast. Limited soil moistur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an abundant annual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the soil moisture of subsurface layer in the subsequent spring, which in turn improves vegetation growth that could lead to a reduction in the frequency of dust storms.  相似文献   
3.
高涛  肖苏君  乌兰 《内蒙古气象》2009,(1):3-7,F0003
文章在对内蒙古118个测站47年(1961—2007年)气温和降水的观测记录做了基本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降水的空间变化以20世纪60年代全区大范围普遍偏少,70年代东部偏少、西部略多,80年代东部偏多、中西部偏少和90年代全区普遍偏多为特征,特别在21世纪的前7年间,全区降水大范围偏少,尤以东部地区为重,东北部地区比常年降水偏少86.3mm。在20世纪60—90年代间,全区降水总量的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60—70年代略偏少,80—90年代略偏多,最大变化幅度为10.7mm,但值得关注的是,在21世纪的前7年间,全区总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5.5mm。过去几十年间,全区的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不断上升,21世纪的前7年间的气温比气候均值(1971—2000年)上升了0.92℃,比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气温增加了1.65℃。空间变化以中部增温最多、城市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增温速度较快为特征。这种增温一方面受气候自然变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探测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全区1991—2006年辐射资料和1977—2006年风资料进行分析,将全区各地的风能资源可以分为春夏强秋冬弱型、春季强夏秋冬弱型、春季强夏季弱型、春季强冬季弱型、和冬季强夏季弱型;全区太阳能资源与风能资源具有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但风能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太阳能和风能的互补性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SPAC原理建立内蒙古草原干旱指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近20多年气象资料和土壤水分及牧草产量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和简化的水量平衡方法,建立了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需水量及生长季内草地蒸散系数 (Kc)随时间变化经验方程,确定出不同草原类型区需水量和Kc系数,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4—9月的需水量分别是390 mm、360 mm和180 mm,平均Kc系数为0.62、0.58和0.30;以SPAC理论为基础,给出草原旱情指数(K)的计算方法,结合牧草减产率(I),提出干旱等级指标,当0.8>K≥0.6、25%<I≤45%时为轻旱,0.6>K≥0.4、45%<I≤65%时为中旱,K<0.4、I>65%时为重旱。经3 a的使用检验,指标的一致性达到75.3%,与牧业气象报表描述的旱情基本吻合,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