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能谱CT多物质解析算法在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分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及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入我院就诊并行能谱CT断层扫描的患者,由两名具有5年以上CT诊断经验的医师共同对能谱CT图像进行分析,采用阈值法测量患侧与健侧下肢体积,计算(患侧下肢体积 - 健侧下肢体积)/健侧下肢体积的百分比,根据2016版国际淋巴学会共识,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使用能谱CT多物质解析算法分别测量患侧与健侧下肢脂肪含量,得出脂肪体积分数,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分析轻、中、重度患者患侧与健侧下肢脂肪体积分数之间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分别分析轻、中、重度患者两两之间患侧下肢脂肪体积分数的差异。结果:最终入组患者 40例,女/男(36/4),年龄范围32~71岁,中位年龄(53±10)岁,病程(3±5)年,轻度8例,中度14例,重度18例。轻、中、重度患者的患侧与健侧下肢脂肪体积分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患者两两之间患侧下肢脂肪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多物质解析算法可以量化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的脂肪含量比,但不能单独用于下肢病变的分级评价中。   相似文献   
2.
西藏高原作为欧亚大陆大江大河发育最多的区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江河源。自然保护地是保护江河源区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开展西藏江河源区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建设具有典型性和必要性。通过资料分析、现场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梳理了西藏江河源区涉及自然保护地的现状,总结了空间布局空缺突出、生态保护挑战加剧、管理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夯实资源保护、完善管理体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建设策略,以期为青藏高原等世界上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