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3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范家参 《地震研究》2002,25(1):48-52
地壳由半无限大的基岩上一层厚度为H^-的表土层组成,入射地震波为垂直的SH波,产生水平地面运动。当浅源大地震发生时,在极震区以外行波传播产生地面运动将使地壳介质有非线性的有限弹性变形。用小参数摄动法使非线性控制方程为线性化的小参数各阶控制方程,得出头两阶线性控制方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2.
在侧向风力或侧向水平地源力作用下,斜拉桥容易发生扭转振动。本文采用非线性Rayleigh阴尼,它能反映在低速振动时有激发而加速振动,至一定高速后又衰减的完整振动过程。对非线性的统辖方程及定解条件,先使之无量纲化,再按非线性项的系数这个小参数展开未知函数,得到线性化的各级近似方程。把待求函数展成梁轴坐标的Fourier级数,其系数为待定的时间函数,应用Fourier级数的正交性,得到求解未知时间函数的二阶常微分方程,完全类似单自由度质点在线性粘滞性阻尼作用下的统辖方程,其解为已知。  相似文献   
3.
范家参 《地震研究》1990,13(4):435-442
用布希涅斯克定义的弹性半空间内的垂直位移包括两项积分,除了积分号前面系数的差别之外,第一项积分是单层位势而第二项积分为双层位势。若扁壳基础是正高斯曲率的几何曲面,则壳底与半空间表面间的挤压强度就是半空间表面作用的分布垂直荷载。当越过边界时,双层势位的函数值和单层势位的法向导数值发生跳跃。利用这些性质,本文得出布希涅斯克积分的反演公式,从而避开要求解偏微分—积分方程组的巨大数学困难而易于得出解析解。以椭园抛物面扁壳为例说明本文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粘弹性介质中的地震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家参 《地震研究》2001,24(4):358-362
给出了三元件的标准线性粘弹性固体在半平面内传播的地震波的解析解,它是由已知的弹性半平面内的解析解迭粘滞性解而得,从而克服了视地壳为二元件粘弹性体的Voigt模型或Maxell模型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范家参  费维水 《地震研究》1996,19(1):95-118
本文用具有非线性Rayleigh阻尼的断裂动力学的控制方程组或方程来研究水平强震地面运动或垂直强震地面运动,并得出其解析解,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本文得出的结果与任意选择的两个强震记录是很相似的。  相似文献   
6.
范家参 《地震研究》1992,15(3):318-329
本文应用包括地壳破裂发震过程中具有激发及衰减的非线性Rayleigh阻尼,用Voigt粘弹性模型表示地壳,它能更全面地反映地壳介质分子之间的内摩擦造成的粘滞性阻尼,在数学方法上,用解非线性问题解析法的摄动理论结合动坐标的富氏级数,把问题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组化为各阶线性化的控制方程组后,再简化为标准的Mathieu方程构成的耦连方程组,再用WKBJ方法,给出其在稳定区域的近似解,从而得出了问题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7.
以匀速自转时地球产生的变形做为有限弹性变形去计算,再选加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而产生的弹性变形,从而得出问题的力学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求出了以斜角坐标定义的两相条交断层为坐标轴,用弹性地基板定义岩石圈的斜交板弯曲振动方程的解。以此计算距断层较远的垂直地震力,又结合断裂力学,给出计算失稳破裂前断层端部应力强度因子及失稳破裂后地震释放的能量,以及断层两侧产生的相对位移及地震矩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现行的水平地震荷载计算法是用单质点弹性体系算得P=αW,然后以结构影响系数C修正为P=cαW。这里P是水平地震荷载,α叫地震影响系数,W是质点的重量。多质点体系的水平地震荷载为P_(ji)=cα_jγ_jx_(ij)W_i,在此P_(ij)为作用第j振型第i个质点上的水平地震荷载,γ_j为第j振型参与系数,x_(ij)为结构第j振型中第i个质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平面应变理论,结合按地壳深度增加的地温计算公式,计出自地面以下约10公里内的地壳为弹性层,10—20公里深度为弹塑性层,20公里以下至地壳底部为粘弹性层。由于地应力在弹塑性层内可以达到岩石的屈服强度,大于其他两层的地应力,故这一层即为线源地震经常发生的地层。具体数字例子是以唐山地区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