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2018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1.
1.前言河北地震带位于太行山东麓,从磁县起经邢台、河间、北京及唐山附近,止于燕山南麓。总体走向为北东向,长约900km,宽约150km。在历史上,这条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强烈而又频繁,其中M≥6(3/4)级的地震分布在其两端,M≤6(3/4)级的地震分布于其中部。华北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学的一些经典问题中,常常假设震源是点源。尽管它有复杂的时间、空间过程,把震源近似为点源仍然是有益的。地震学家广泛用点源模式解释有关的地震现象。震源尺度小于所关心的地震波长,震源可简化为一个点。反之则不然,例如对于短周期的P波记录,当周期  相似文献   
3.
4.
大地震的前兆性地震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震前地震活动性的研究,人们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早在1962年笔者在研究河源6.1级地震和日本伊豆6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时,发现一些大地震前的地震频度与地震总数相关。此后,在邢台6.8级和7.2级地震,乌鲁木齐6.6级地震,渤海7.4级地震,炉霍6.8级和7.9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过程中,都存在类似的前兆性地震与其频度相关。其关系式是N  相似文献   
5.
远东地区的强震系列可以分为板间强震系列与板内强震系列。研究了它们的分类、特征及其适用的公式,得出远东地区板间强震系列与板内强震系列的相关性十分明显、板内强震系列常发生在板间强震系列之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14世纪以来中国的5大地震系列,5大地震系列在“山字型”构造格局上分布,并且依次以东→中→西→东→西顺序发生大地震系列。在1303—2005年约702年时间内发生的5大地震系列,为第一轮回。在此后者,则应为第二轮回。   相似文献   
7.
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的地震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的强震与中强震系列可以分类为板间地震系列与板内地震系列。本文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公式及其相互关系。如果把本区作为一个自动调节与相对平衡系统来考虑,可以较满意地说明上述结果。如果此看法能成立,使用地震系列准确地预测强震将有广阔的前景,并为地震预测提供一个现实的、可行的、较准确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4世纪以来中国的5大地震系列,5大地震系列在"山字型"构造格局上分布,并且依次以东→中→西→东→西顺序发生大地震系列。在1303—2005年约702年时间内发生的5大地震系列,为第一轮回。在此后者,则应为第二轮回。  相似文献   
9.
蒋明先 《山西地震》1992,(2):29-33,50
通过对1966年以来的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期强震前的前性兆系列研究,得出华北地区在现今活动期内有统一的地壳应力场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邢台6.1级主余震的前兆震系列的频度线及其应变释放特征,其震中分布与本区主要构造线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