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14根铰支焊接工字形支撑在不同特征的循环轴向位移荷载下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循环轴向位移荷载的位移幅值、平均位移幅值及加载次序等因素对钢支撑低周疲劳及耗能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称循环荷载中幅值越小,支撑翼缘局部屈曲发展越晚,其耗能及承载力退化也越平缓。文中提出了支撑在幅值6δ≤Δδ≤12δy的对称循环荷载下的疲劳寿命经验公式。试验表明,循环荷载的位移幅值是支撑疲劳损伤及耗能退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过载峰效应及适当的平均压位移幅值改善了钢支撑低周疲劳及耗能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轴向位移的钢支撑疲劳损伤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罕遇地震下,框架-中心支撑结构中的钢支撑常因局部屈曲位置的低周疲劳开裂而过早退出工作。本文在焊接工字形钢支撑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框架-中心支撑体系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中钢支撑疲劳损伤评估的经验方法,并给出了相关步骤的算法流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以钢支撑轴向位移为损伤参量,能实时估算在随机位移荷载下钢支撑的低周疲劳累积损伤发展,并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总结钢支撑滞回性能及高层双重抗侧力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象学、物理学及有限元3种钢支撑模拟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现有支撑模拟方法及支撑疲劳累积损伤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法。分析了框架一中心支撑双重体系研究中若干关键性问题之后,指出了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等有关规范中关于双重体系设计相关条款存在的分歧及不足,并提出了通过双重结构体系在罕遇地震下的反应特性模拟分析来统一认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