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饱和轻亚粘土地基液化可能性判别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首先评述了已有的预测现场饱和轻亚粘土液化可能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经过筛选的室内外试验资料,建立了几个可供选用的饱和轻亚粘土液化判别式。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铁隧道振陷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上海软土的振特性指标,建立了有用的经验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按软化模型概念编制的程序计算了隧道衬砌在机车荷载下的可能振陷值,结果表明,上海地铁隧道在正常情况下(即施工质量无问题,土层无突变,盾构对上层的扰动得到恢复等)因机车长期振动产生的振陷量不大于5毫米。  相似文献   
3.
软土震陷计算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软土震陷和砂土液化危害性分析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即具条形基础建筑物的有限元划分、土壤初始模量和静动应力不同的组合对计算震陷值的影响。文中指出,在震陷试验和计算中存在着测试误差和各种假定,但是,由于采用了修正系数,这些不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均得到了补偿。  相似文献   
4.
液化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目的是提出液化危害性分析的定量方法。基于宏观液化震害资料文中指出,砂土地震液化造成的主要破坏形式是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文中并指出,引起砂土壤震陷的原因有三个:土壤软化、再固结变形和土层坍陷。其中最主要的是软化性震陷。文中介绍了一系列土壤震陷试验研究结果和相应的经验关系式。文中基于“软化模型”概念编写了分析震陷的专用程序,计算了33个液化实例,计算结果与观测震陷值颇为一致。文中提出了按计算震陷值划分液化危害程度的方法,并研究了输入地震、基底压力,建筑物高度和非液化土层等对液化震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轻亚粘土液化特性及现场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5年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含有少量粘土颗粒(d<0.005毫米的细颗粒)的砂质和粉质土轻亚粘土的液化问题巳日益受到国内工程界的重视,研究轻亚粘土的液化应着重于两个方面:第一,液化特性,它与砂土液化之间有何异同之处,各种影响因素等;第二,建立可靠的现场判别方法。本文即这几年来我们对这方面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