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广东中山晚更新世最早海侵层与水动型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山市珠海格力商业大厦场址钻孔表明,距今(45120±910)a海水已经侵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当时海平面约在-34.7m。沉积剖面及其比较研究表明,场区从晚更新世海侵以来是连续的滨海相沉积;场区还是晚更新世海侵以来差异构造运动显著的珠江三角洲(乃至东南沿海)地区地壳的一块“稳定小岛”。其晚更新世以来的滨海相沉积反映了渐进上升的实际水动型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国外前苏联学者尼可拉也夫曾提及地震后有的河流形成地震坝,其后再超覆沉积细粒物质,并称为"地震沉积相",显然这是指的地震堵塞湖形成后的沉积.国内最著名的地震堰塞湖是1933年四川省茂汶北的迭溪7.5级地震,这次强震不仅使迭溪全城及周围60余城镇、村寨全部毁灭,并且四山普遍崩溃,迭溪台地大规模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地震堵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溃决,造成下游水灾.类似这种地震堵塞湖是地震导致山地,丘陵或台地崩塌堵塞溪流,是地震导致的重力作用堵塞,应为地震重力堰塞湖.本文论及的地震堰塞湖即前港湖、龙湖、虺湖、丙州西侧小湖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西南侧,处晋江半岛中部,4个湖沿着控制深沪湾地堑北西边缘的衙口-丙洲断裂呈NE60°线状展布.该断裂与其东侧的深沪-金井断裂共同构成了全新世深沪湾地堑,卫星照片中有清晰的显示.这两条断裂及其所夹的活动地堑同属于区域性的常乐-诏安断裂带中段部份.  相似文献   
6.
7.
遗迹相与水深没有固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灾害威胁的范围不同,提出了自然灾害与技术灾害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和不同性质的国家的分布与造成的影响不同的观点,进而从灾害研究的历史中分析自然灾害与技术灾害的内在联系以及人们对灾害研究的观念与方法的历史变革。在上述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灾害评估的基本概念、灾害评估的内容和程序以及灾害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徐起浩  黄镇国 《地震地质》1995,17(2):149-157
东南沿海末次盛冰(21 ̄14kaB.P.)滨海相沉积垂相分布多在海拔38 ̄-50.8m的范围内,以正向分布(海平面附近及以上)、正负向混合分布及负向(海平面以下)分布在断块交界区或其附近,是强震的主要发生地。在滨海相沉积垂向分愈离散的区段。其地震活动性也愈强,本研究地区不存在末次盛冰期-100m以下的最低海平面,那些局部在外陆架海底发现的-100m以下的滨海相沉积,可能与地壳呈长趋势下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