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无人机航磁测量以其高效、安全、低成本等优点逐渐应用到中小面积大比例尺资源勘探领域。本文针对安徽芜湖市三山区22 km2区域构造刻画和找矿前景预测,开展1∶20 000高精度无人机航磁测量工作;推导了欧拉反演求解过程,并分析对比构造指数选取,使用构造指数为0的欧拉反褶积对航磁数据进行反演求解,获得地下磁异常体构造边界解集信息;将其应用到研究区域航磁数据反演,根据反演得到的边界位置和深度信息圈定了18处断裂,并结合异常特征给出了8.7 km2岩浆岩分布区,根据宁芜区域铁矿成矿特点,圈定岩浆分布区及边界为成矿详查区。  相似文献   
2.
彭召海  曾小明 《铀矿地质》1990,6(2):116-120
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中三元络合物在光度法测钍中的进展及显色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4—2008年5—9月大连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站资料,在进行回波分型、多次采用最优化Z I关系,结合系统误差消除的技术方法,得到适用于实际业务需要的整体本地化Z I关系。以大连地区2008年全部5次大暴雨过程为例,经RPG数据处理系统中的降水估计产品检验,较沿用 WSR 88D 默认值生成值准确率提高40%以上,经2009—2011年使用,估算准确率稳定在75%以上,提高了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5.
遥感技术在鲁南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水量平衡理论为依据,采用不同时相的TM图像数据及多元信息复合技术对鲁南地区沂源、沂水、沂南三县(简称“三沂”)的地下水资源、地表水拦蓄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Paleomagnetic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localitie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rim of the Tarim basin. Th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volcanic rocks erupted between Jurassic and Quaternary. Detailed analysis of all samples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progressive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A characteristic remanence (ChRM) with higher unblocking temperature has been isolated from all samples. The pole position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is at 52.5°N, 187.9°E(dp = 3.7°,dm =6.5°); the directions of the ChRM of Cretaceous correspond to a paleopole at 69.7°N, 211.6°E (dp = 9.8°,dm = 15.9°); the Quaternary pole from the Pulu site is at 79. 9°N, 183.1°E(dp = 1.6°.dm =2.4°). On the basis of these new paleomagnetic data, tectonic evolution of Tarim block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7.
Paleomagnetic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localitie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rim of the Tarim basin. Th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volcanic rocks erupted between Jurassic and Quaternary. Detailed analysis of all samples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progressive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A characteristic remanence (ChRM) with higher unblocking temperature has been isolated from all samples. The pole position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is at 52.5°N, 187.9°E(dp = 3.7°,dm =6.5°); the directions of the ChRM of Cretaceous correspond to a paleopole at 69.7°N, 211.6°E (dp = 9.8°,dm = 15.9°); the Quaternary pole from the Pulu site is at 79. 9°N, 183.1°E(dp = 1.6°.dm =2.4°). On the basis of these new paleomagnetic data, tectonic evolution of Tarim block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8.
长江源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形成对土壤沙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长江源区五道梁为研究区域,以典型发育的热融湖塘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粒度仪测得土壤粒径分布,并结合分形模型对高寒草甸土壤颗粒分布与水文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融湖塘的形成加快了长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沙质化的进程,随着其影响程度的加剧,黏粒、粉粒含量逐渐减小,砂粒含量逐渐增大,同时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逐渐减小,并与黏粒、粉粒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可代替土壤不同粒径颗粒组成表征土壤沙质化的进程。此外,在热融湖塘影响下的土壤水文过程的改变,是加快土壤沙质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和五家渠的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资料与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结合多种气象资料(1 min间隔的地面自动站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场资料等),综合分析了2005年6月26日新疆乌鲁木齐附近一次强飑线过程。其流场特征是低层存在明显的辐合线,中层辐合,高层辐散。中低层的风场辐合使旧回波右侧(西南侧)一定距离处依次生成新回波并与旧回波合并,对流单体间的辐合线促使其迅速合并,是飑线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流单体间的合并是从中层开始的,然后扩展到低层。在低层对流单体合并后,飑线前部有一明显的辐合线,入流区、大的回波强度梯度区和弱回波区非常明显;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风场配置有明显的不同,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在多单体风暴中同时存在。本次飑线过程中低层是东南风的入流气流,与对流带后部的西北风气流相遇后向上倾斜上升,在中高层形成飑前砧状云,这与国内外中纬度飑线的结构基本一致,但本次飑线过程只有前缘强烈的对流区,没有尾随的层状云降水。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及其反演的风场很好地揭示了该飑线的发生、发展、爆发过程及其回波和风场的空间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青岛市2005-2007年的常规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学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市水平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和气象影响因子,发现青岛市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天气尺度、准双周、季节和半年的振荡周期,其变化特征和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地面气压、海雾以及边界层高度等要素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