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钾盐为可溶性盐,加工生产过程在母液中进行,波美度是氯化钾结晶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如何较为准确测量结晶器母液的波美度进行了试验,分析了测量数据变化趋势,认为不同波美度计之间存在系统误差,准确测量母液的波美度从而优化结晶器的控制过程对获得良好生产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磷矿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主要具有胶状泥晶结构和磷质砂屑结构,以条带状构造为主。采用单一反浮选选矿工艺,使用硫酸为抑制剂、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研制的K-02为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取得较好的选矿工艺指标。进行了实验室重液浮沉试验。  相似文献   
3.
×××磷矿属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主要具有胶状泥晶结构和磷质砂屑结构,以条带状构造为主。采用单一反浮选选矿工艺,使用硫酸为抑制剂、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研制的K-02为捕收剂,在常温条件下取得较好的选矿工艺指标。进行了实验室重液浮沉试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江西× ×难选胶磷矿,采用单一正浮选工艺进行试验.试验对各主要影响因素逐一研究分析,获得了最佳药剂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三组闭路试验,均获得了较满意的选别指标,满足了选矿厂的不同需求.研究结果为该胶磷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某锡铁矿尾矿为试验原料,采用高温焙烧-硫酸浸出工艺脱除尾矿中的有毒金属元素铍,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助剂、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焙烧时间、硫酸浓度等因素对尾矿中铍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经950℃高温焙烧2h后,以质量浓度30%硫酸作浸出剂,液固比4:1,在90℃高温条件下浸出6h,可获得铍浸出率86....  相似文献   
6.
内蒙×××蓝晶石矿可选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蓝晶石矿采用脱泥-碱性介质浮选-磁选和脱泥-磁选-酸性介质浮选两种工艺流程进行可选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浮选的分选效率和选择性较好。该矿采用脱泥-磁选-酸性介质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宜昌磷矿北部某矿区磷矿矿石性质及可选特性,进行了单一反浮选试验、重液浮沉试验和重介质-反浮选联合工艺扩大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重介质-反浮选联合工艺,比较适合该矿开发利用,在分选介质密度2.415g/cm3,磨矿细度-200目(-0.076mm)含量63.70%,原矿P2O5品位20.81%、Mg O含量6.08%时,获得了精矿产率54.69%、P2O5品位30.58%、Mg O含量0.87%,磷回收率80.36%的选矿指标。试验研究结果为该类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察尔汗盐湖Ⅰ、Ⅱ号采区盐田中卤水及固体进行系统采样和分析,发现卤水中的主微量元素在盐田摊晒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富集,除成盐外,还存在类质同象、母液夹带等现象。其中,铷和铯元素的富集规律与光卤石析出存在一定的关联。XRD和TOF-SIMS分析结果显示,铷与钾呈现出更强的正相关性,与钠呈现出负相关性,表明铷元素与钾元素存在类质同象现象。铯元素与钾元素的类质同象现象则不明显,可能主要通过母液夹带的方式进入盐样中。该研究揭示了卤水中铷和铯元素的富集规律和赋存形式,对盐湖铷和铯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型萤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碳酸盐型萤石矿的条件试验及开路、闭路流程试验研究,在常温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六次精选、部分中矿集中再选、抛两个尾矿的选矿工艺流程,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蓝晶石矿采用脱泥-碱性介质浮选-磁选和脱泥-磁选-酸性介质浮选两种工艺流程进行可选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浮选的分选效率和选择性较好。该矿采用脱泥-磁选-酸性介质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