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电子计算机绘制平面不规则分布数据的等值线图的数学方法和程序.程序中采用了按距离加权平均法、按方位取点加权法、趋势面残差叠加法及局部加权最小二乘法等多种曲面拟合的方法,将不规则分布的数据规则网化.程序同时具有绘制居民点和剖面线的功能.文中着重讨论了为提高计算速度和解的稳定性,程序在实现这些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处理方法,如采用按条带搜索,局部进行拟合等手段.最后结合应用实例,对各种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经前教育部和有关领导批准,我院和法国科研中心海陆相互作用委员会合作进行黄河口海域科学考察,合作的题目是“黄河口痕量金属和有机物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这是一次以河口化学和地球化学为主的海洋水文、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四个学科的综合考察。合作考察的内容是:(1)重金属及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2)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3)有机物质测定;(4)碳酸盐体系测定;(5)营养盐的测定;(6)溶解氧的  相似文献   
3.
离子色谱分析在黄土和粉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中存在着大量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以往的测试方法多为原子吸收和ICP—MS,离子色谱法在测试黄土样品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含量中应用不多。将黄土地质标准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离子色谱进行测试,测试效果良好,重复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与推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准确度和精密度符舍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本实验方法测试的离子含量都在仪器响应呈线性的最佳测试范围之内,标准曲线经回归后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9。黄土样品的分析结果与粉尘气溶胶样品的离子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此方法对于探讨粉尘起源以及沙尘暴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执法难”已成为土地管理一个突出问题的今天,作为国土资源分局,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前移执法重心,强化执法责任,创新执法机制,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规范用地秩序和环境。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下城分局围绕这一课题,从全力服务下城区“构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和谐城区,争创‘生活品质之城’示范区”目标和“品质下城三年行动计划”出发,继承创新,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5.
下城分局结合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改进土地年租金征收工作方式,已连续五年位居杭州市各城区总量第一。今年年租金收缴再次实现了量的新突破,截至10月底达到781万元,提前二个月刷新去年770万元纪录,确保了年租金征收工作在城区的领先地位。一是确立奋勇当先的征收工作理念。尽管辖区内划拨土地随着企业改制、搬迁和土地出让等情况减少以及受专业市场停止征收等临时政策调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据花粉分析论许家窑遗址的时代和古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花粉分析,对许家窑遗址沉积物的地质时代和古环境进行了探讨。指出:遗址沉积期间的气候比较寒冷,气温比现今低;其时的植被面貌,为森林草原类型;遗址沉积物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孢粉分析,对北京地区两个泥炭矿的时代和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指出:泥炭成矿时期的气候是温暖而湿润的,气温较现今高。植物生长茂盛,属针阔叶林植被。泥炭是在植物残体的不断积累、分解和腐烂,长期保存在水体及后期泥砂覆盖的还原环境之下,上覆压力不断增加,沉积物的堆积速度与湖沼下降的速度长期保持相对平衡等条件下形成的。泥炭成矿的地质时代主要在中全新世  相似文献   
8.
上地幔地震的各向异性主要归因于橄榄石的优选方位,不同的橄榄石优选方位模式可以作为上地幔不同动力学作用的指示剂。不同应力和含水量条件下的高温变形实验已经确定出五类橄榄石组构模式(“A”型、“B”型、“C”型、“D”型和“E”型)。本文运用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对来自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的橄榄石进行了优选方位测定,不同变形程度的橄榄石均显示了[100]轴近垂直于面理和[001]轴近平行于线理的特征,为“C”类组构模式,可见组构类型与变形程度没有关系,并且橄榄石组构所显示的NW向SE的剪切指向,与围岩-正、副片麻岩中形成于折返过程的石英优选方位所显示的SE向NW的剪切指向完全不同,说明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中橄榄石的“C”类组构是折返前形成的。结合橄榄石结构水的测量和已有的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形成的温压条件,推测该组构形成于含水俯冲带中,认为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的原岩来自于高含水的上部地幔楔碎块,与俯冲的陆壳物质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并最终折返至地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线监测从泥浆中分离出的气体地球化学组成揭示了一段重要的气体异常,从2004年12月24日夜里开始到12月29日晚上结束。从12月10日到24日晚上11点30分的气体的Ar、He和N2基本上沿着趋势A分布,而12月26日早上7点半到29日晚上7点半的数据沿趋势C分布。相对于趋势A,趋势C中的气体含有相对升高的Ar,Ar/He和Ar/N2的平均值分别为3653和0.0142,明显高于空气的比值1800和0.0119。趋势A中的气体的Ar/He和Ar/N2比值分别围绕1851和0.0118变化,其中的Ar/He比值稍微高于空气的比值,但Ar/N2比值近似于空气比值,表明背景地下流体含非常低的Ar,而He和N2主要是大气组分。在趋势A和趋势C之间的数据(时间段B)具有和空气接近的Ar/N2比值,但平均Ar/He比值为3265,明显高于空气比值,反映了该段气体具有相对亏损的He。苏鲁-大别山地区的热年代学研究已经表明云母和角闪石的Ar/Ar的冷却年龄大大地高于磷灰石或锆石的He的冷却年龄,说明Ar在超高压变质地体折返早期就已封闭,而He一直保持开放状态,直到超高压变质岩接近地表。这种Ar和He对温度变化的不同反应,导致大部分的He在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脱气并释放到空气中,Ar则相对圈闭在固体岩石或封闭的断裂带中。在He-Ar的系统关系上,表现为来自于超高压岩石或断裂带中的流体具有富集Ar、亏损He及升高的Ar/He比值。气体组分从趋势A向趋势C的骤然跳跃,反映了地下流体组分的强烈变化,即具有相对富集Ar的深部流体的贡献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线流体地球化学监测在2004年12月10至2005年1月10日之间捕获到一段重要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该异常从2004年12月24日晚上11点半开始到12月29日晚上7点半结束,其中在12月26日早上7点半到29日晚7点半这段异常非常特殊,表现出流体地球化学的剧烈变化。具体表现为流体组分从基本上不含Ar、He及N2跳跃到富含Ar、但亏损He和N2。该异常发生在2004年9.3级苏门答腊地震前1个半小时。由于CCSD现场离苏门答腊地震震中距离大于4170公里,大于该地震破裂长度1200公理的3倍,该地震在CCSD现场产生的静态应力变化微乎其微,不足以导致CCSD现场深部岩石或封闭破裂的岩石物理性质剧烈变化,因而可以排除静态激发效应的作用。在我国的云南和广东等地所观测到的地震异常和地下水位变化等表明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的动态激发效应主要沿东北方向,这和大地震的动态激发具有方向性一致。而CCSD现场就位于该方向上。我们推测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所产生的面波在CCSD现场激发的动态效应,导致库仑型失稳,增进深部岩石或破裂带的渗透率,释放富含Ar但亏损He和N2的流体,产生CCSD所观测到的气体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