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市抓住省斤以高邮为试点的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砖瓦窑业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由于政府重视、责任明确、组织到位、措施有力.全市共关停、炸毁各类窑厂1443座.复垦土地701.2hm^2,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专项整治过程中,着力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和砖瓦窑业主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等四点意识,认真落实四个到位,努力做到了四项结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与拱坝-地基动力相互作用FE-BE-IBE时域模型结合,发展了一个可以考虑多维随机地震动作用下的拱坝动力响应计算模型,并用Monte Garlo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动分量的相关性对结构的动力响应存在一定影响,合理考虑地震动各方向分量的相关性可以更好地计算实际地震作用下的拱坝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以扬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从土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保护水平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扬州市为研究案例,得出扬州市2000~2008年的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评价分值为52.9,处于生态恢复阶段中的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自2000~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来递增速度明显加快,到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分值为74.7,处于生态恢复阶段的末期,即将跨入生态保育阶段。最后,根据评价结论,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扬州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炭资源洁净等级评价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煤炭资源洁净等级评价进行了研究,并基于VisualC++6.0,建立了中国煤炭资源洁净等级评价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能模块及其构成,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系统是实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王刚  金峰  徐艳杰 《岩土力学》2001,22(3):343-346
建立适用于离散元方法的岩体构造面流变模型,在传统的离散元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积分型流变本构方程和粘性等效接触力增量并嵌入到离散元的计算流程中,成功地模拟了离散介质结构面的流变性质,通过对一个简单算例计算值和理论解的对比,验证了本模型有良好的精度,具有应用于岩质高边坡和离散块体系系统流变分析的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要实现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必须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观与使用权进行分离,建立和完善采矿权市场体系,将采矿权转化为财产权,分析了采矿权市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各地建设和完善采矿权市场体系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六圩、嘶马弯道的坍塌情况。从弯道河道特征、江岸工程地质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等角度对坍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六圩、嘶马弯道的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毅超  徐艳杰  金峰  王翔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2):4189-4196
高阶双渐近时域透射边界能够同时模拟行波和快衰波的传播,并且能够在全频范围内迅速逼近准确解,具有优良的收敛性能和计算效率.本文将动水压力波高阶双渐近透射边界直接嵌入到近场有限元方程中,建立了大坝-库水动力相互作用的直接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的整体控制方程保留了近场有限元方程系数矩阵对称稀疏的优势,可以方便地利用现有的通用有限元求解器求解.基于有限元开源软件框架体系OpenSees(Open System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imulation),编程实现了直接耦合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二维重力坝、三维拱坝与库水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数值算例表明,该直接耦合分析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中宝珠寺水电站遭受的地震烈度为8°(相当于水平峰值加速度0.2 g),远超过大坝的设计地震水平(0.1 g),震后大坝未见明显震损.为解释大坝在地震中的抗震现象,构建了坝址区三维模型.考虑坝体横缝非线性以及三个方向地震作用的不同组合方式,对汶川地震中大坝的动力响应进行有限元模拟.在此基础上,针对震后提高的抗震设防标准,进一步选取典型坝段,采用二维弹塑性方法对大坝进行抗震复核并分析可能的破坏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横河向地震分量起主导作用而顺河向地震作用相对较弱是宝珠寺重力坝在汶川地震中免于发生损坏的主要原因.坝顶混凝土发生挤压破碎缘于永久横缝在地震中高频渐开渐合行为引起的剧烈碰撞.宝珠寺重力坝对设计地震0.27 g的强震可以保持整体的安全性,对校核地震0.32 g的强震整体安全性降低,水库正常运行及抵抗余震的能力将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Effects of two important factors on earthquake response of high arch dams are considered and combined into one program. These factors are: effects of radiation damping of the infinite canyon and local non-linearity of the contraction joint opening between the dam monoliths. For modeling of rock canyon, the discret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based on a curve fitting, thus allowing the nonlinear dam system to be solved in the time domain. The earthquake uniform free-field input at the dam-canyon interface is used. An engineering example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e radiation damping on the structure respon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