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200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2.
3.
闽西上杭白垩纪红层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西红层的地层划分与对比至今仍然是福建地层研究中存在较大分岐与争论的问题。根据样品逐步退磁的多成分分析,上杭红层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赤石群时代当为K2(70-80百万年),沙县组时代为K1-2(80-105百万年),红层的氧化晚于沉积3-5百万年。  相似文献   
4.
5.
按地质省编辑了北美和欧洲波罗的海地区14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岩石A类古地磁资料。目的是试图建立各个构造省的极移曲线,以便检验加拿大和费诺—萨尔马提地盾的克拉通内部完整性。根据这种见解,由于资料贫乏,对大多数省来说,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有可能提出若干试验性的意见,供以后检验: (1)单条极移曲线满足可利用的北美24亿年前的资料。 (2)从距今22亿年到18亿年,在苏必利尔省(十南方省和怀俄明省)和邱吉尔省(十斯拉夫省和拉布多省)之间形成威尔逊环。 (3)单条极移曲线满足了怀俄明省和苏必利尔省的资料。 (4)就每个省来说,有些资料不易适合任一简单极移曲线型式。  相似文献   
6.
新密煤田瓦斯动力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新密煤田发生低瓦斯含量、低瓦斯压力瓦斯动力现象的原因,解决低指标瓦斯动力现象给生产带来的危害,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了新密煤田自印支期至今的构造演化,统计分析了区域内38次瓦斯动力现象和167个采样地点的煤岩坚固性系数f值,结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及常规实践经验,与新密煤田瓦斯动力现象中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区域内的瓦斯动力现象表现为低瓦斯含量、低瓦斯压力,f值多在0.3以下;基于综合假说机理的研究表明,构造煤普遍发育、煤岩坚固性系数f值小是该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资源与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了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地质因素与煤层含气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演马庄井田煤层含气量分布呈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趋势,并划分出4个煤层气开发有利块段及开发顺序.另外,从水文地质条件、顶底板岩性、构造煤发育规律及煤层渗透性等地质因素和重要可采性参数方面,评价了该井田煤层气的可采性,认为演马庄井田具有地面开采煤层气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9.
李普  刘椿 《地球物理学报》1979,22(3):281-288
用古地磁学方法测定长江峡东地区下震旦系南沱砂岩的古纬度是74.5°-72.1°,南沱冰碛岩的古纬度是86°。所以,在岩石形成时期这些地区是高纬度地带,南沱冰碛层应是代表当时广布大陆的极地型冰川沉积。  相似文献   
10.
真极移现象已由古地磁学家观测到,数量级约为1°/Ma,它还得到流变学的证明。一个大陆的视极移减去真极移等于该大陆在地幔上的运动。笔者用真极移模型研究了华北中生代地壳运动,其结果与地质证据相容。此外还求出200Ma以来华北陆块的纬度变化和方位角变化,得出华北陆块受地幔的作用使纬度变化比其方位角变化稍大,证明华北大地构造有其方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