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中国古地磁学研究的若干进展,展望未来,应该全方位地发展中国的古地磁学.  相似文献   
2.
哥德堡事件在湖泊沉积物中的记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作者1991─1992年在江苏省高淳县固城湖沉积物岩芯中所取得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结果揭示出两个反极性事件,其中位于12.5m左右深度、年龄为10307—9727aB.P.的一次反极性事件,可能是哥德堡事件(12000aB.P.前后)在该沉积物中的记录,其年龄上的差异可能是因测年误差所致;另一位于5.5m左右深度、年龄为7085—7005aB.P.的一次反极性事件,在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资料中尚无相应年龄的反极性事件可以与之对比,只有朱日祥等在北京房山地区泥炭层中所揭示出的一个年龄为4980─4770aB.P.的反极性漂移与之接近,但两者是否为同一事件的反映,甚或该事件本身是否真实存在,目前都还不能肯定,有待今后进一步工作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雅安至天全白垩系一下第三系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采自四川雅安新开店至天全始阳剖面白垩系21个采点197块样品、下第三系15个采点129块样品进行了古地磁研究。由特征剩磁方向统计,分别获得了采样区白垩纪和早第三纪的古纬度为32.5°N和31.7°N;古地磁极点位置分别为φ=172°E,λ=81.8°N和φ=75.7°E,λ=88.1°N;建立了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的磁极性地层剖面,并提出了有关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意见。根据各个时期磁偏角的变化特征和古地磁极的游移轨迹可以看出,从白垩纪开始至早第三纪中晚期,采样区地块先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又逆时针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塔里木地块北部的一套二叠-三叠纪地层的古地磁研究,确认了石炭-二叠纪反极性超带的上界。这一界线为在中国和世界范围进行二叠-三叠系层序的对比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标志。同时给出了塔里木地块二叠-三叠纪的古地磁极位置为71.8°N,187.6°E。通过与中国和亚洲相邻地块的同一时期极位置的对比指出,当时塔里木地块与中朝地块还相隔甚远,而与哈萨克斯坦地块已很接近,但尚未完全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中磁性矿物及其在古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性矿物及其转化现象在碳酸盐岩中十分常见。在其沉积演化各个阶段形成的磁性矿物,分别携带了它们形成时的古环境信息,是沉积古地理学和环境磁学的直接研究对象。磁性矿物在其形成过程中还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致使其获得了原生剩磁。鉴于对这类磁性矿物的准确鉴定及其所携带的原生剩磁成分的准确辨识,是获得可靠古地磁资料和建立地块极移曲线、编制非当今界限的古地理图与进行古地理重建的前提,从而成为古地磁学和大地构造古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后生阶段形成的磁性矿物,通常由原有的磁性矿物转化而成,这种转化作用常起因于构造运动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岩浆活动和流体活动。由于在其转化过程中,地磁场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所以新生磁性矿物就携带上新的剩磁(重磁化剩磁),因而它们也应该是古地磁学和大地构造古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如果在进行古地磁研究时,增加与构造事件和热事件相关样品的采集,加强磁性矿物的成因矿物学研究,那么就可以为进行古地理重建,提供更加可靠和更加丰富的古地磁资料。由此表明,在古地理学这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发展到巳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的今天,有必要关注磁性矿物与古地理研究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重磁化碳酸盐岩中磁性矿物相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光学显微镜鉴定和电子探针元素特征X射线像分析与化学成分定量分析 ,对已进行过岩石磁学实验研究的 10个华北地块早古生界重磁化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磁性矿物相变特征分析 .在部分样品中发现了通过交代黄铁矿形成的、不含Ti的次生磁铁矿 ,它们可能就是重磁化剩磁的主要携磁矿物 .在其中 4个样品所含的磁铁矿中还发现了黄铁矿交代残余 ,这为确认磁性矿物相变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并为如何识别与重磁化相关的次生磁铁矿提供了鉴别标志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重磁化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三大地块的碰撞拼合与古欧亚大陆的重建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根据最新取得的华北地块的古地磁数据,并与目前收集到的按一定判据经过筛选的华南地块、塔里木地块、蒙古褶皱带与中亚褶皱带、西伯利亚板块以及稳定欧亚大陆的数据对比分析,对中国三大地块--华北、华南、塔里木地块的碰撞、拼合及其与北邻的西伯利亚板块的构造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尝试作了古欧亚大陆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9.
’97全国古地磁学、环境磁学与岩石磁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了这次会议.来自全国35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生产部门6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篇,有28位代表就30个专题作了学术报告,内容丰富,涉及构造磁学、磁性地层学、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土壤磁学及测磁仪器和实验方法等.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上述领域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其中,中国黄土低温剩磁测量与热磁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南方海相石灰岩的岩石磁学研究、南黄海冰消期以来环境磁…  相似文献   
10.
河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古地磁结果的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河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16个采点95块样品的古地磁研究,获得其特征剩磁方向为:D=347.8°, I=50.4°α95=7.1°;相应的极位置为:经度=346.3°E,纬度=76.1°N,dp=6.4°,dm=9.5°,古纬度=31.1°.通过对比华北地块中鄂尔多斯盆地的早白垩世古地磁结果,表明滦平盆地自早白垩世以来相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发生了30.7°±9.8°的逆时针旋转,而纬度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一构造旋转可能与区域断裂活动和构造滑脱,以及库拉-太平洋板块自早由垩世以来朝NNW-NWW方向的挤压,与中国东部大陆的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