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济阳坳陷车15井区浊积扇沉积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岩心、地震、测录井资料,在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15井区的沙三下砂砾体中识别出滑塌浊积扇和深水浊积扇。其中,车古25井以具水道补给的(有根的)滑塌浊积扇为特色;内扇及水道最发育,为碎屑流夹浊流的巨砾岩、中细砾岩(厚10~20 m)与砾质砂岩夹薄层深灰、灰色泥岩;崩塌成因的巨砾(大小1.06 m)反映了陡的斜坡;地震上呈楔状外形,内扇为弱反射,中扇与外扇为发散、亚平行的连续反射。车57井以粒度偏细且有根的深水浊积扇与深湖相互层为特色;中扇发育,为厚(5~11 m)的水道碎屑流细砾岩与砾质砂岩,夹深灰色泥岩;水道沉积表现为钟型测井曲线。顺水道方向滑塌浊积扇由北而南产生进积,向盆出现深水浊积扇;2类扇体沿主构造线串珠状排列,包裹于大片的深湖相中,呈现"深湖包扇"的沉积格局。不同类型浊积扇的识别及其边界的确定,对于该区隐蔽圈闭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合肥盆地安参1超深井钻遇的基底时代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参1井是南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口超深井,正确认识其钻遇的前中生界地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找矿意义。由于钻井岩芯目前尚未发现可靠的古生物等可供定年的标志,本文只能依据钻遇岩层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安参1井钻遇的在印支期剥蚀面以下暗色泥质岩类地层与邻近出露的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具有相似性;而与石炭系—二叠系不同。  相似文献   
3.
近 2 0年来 ,随着石油地质理论和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 ,已知含油气盆地勘探成熟度提高 ,新发现的油气藏中隐蔽油气藏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寻找隐蔽油气藏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隐蔽油气藏不仅是高勘探成熟区主要勘探对象 ,也是新探区内极具潜力的勘探目标。笔者与孤岛采油厂同志合作在高勘探成熟的垦西、孤北地区综合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进行寻找隐蔽油气藏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的研究思路是利用层序地层学和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 ,结合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寻找和评价隐蔽油气藏。首先在搞清构造、沉积背景基础…  相似文献   
4.
长期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流体,长期对储集层进行浸泡、驱动,使储集层的众多微观孔隙与喉道的极其微小空间发生风化、剥蚀、溶解和沉积等微观动态地质作用。这些地质作用是由于开发流体打破了地下的动态平衡产生的,它对储集层的岩石骨架、孔隙和喉道等进行改造和破坏,进而控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并使得微观剩余油存在多种分布模式。研究指出微观动态地质作用是储集层随开发而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控制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基本因素。微观动态地质作用长期持续存在,并对储集层进行改造和破坏,使得储集层中的剩余油分布更复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