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新疆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是丝绸之路的北部要塞,其水生态安全一直以来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该地区洪水灾害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较高。针对该区域近20 a洪水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调取2000-2016年洪水灾害发生频次等资料信息,结合其暴发时间、分布特征以及洪水类型等因素,对洪水发生的特征规律加以剖析研究,明确了洪水灾害量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对不同类型供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对比分析,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5-7月份,振荡周期为2~3 a,造成损失较为严重,未来要合理规划,全面提升该地区洪水灾害抵御能力,进一步展开科学合理的洪水监测与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期取得重大发现的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油气藏表现出近源、粗粒、深埋、低渗的特征,其中下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质量与其中自生绿泥石及其伴生的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基于大量铸体薄片观察和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荧光光谱等测试技术,对玛湖凹陷北部地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四段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研究,以明确自生绿泥石含量、分布、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探索火山岩物源供给条件下储层成岩作用差异和优质储层发育规律。研究表明:1)玛北地区自生绿泥石主要为铁—镁过渡型偏富铁绿泥石,以颗粒薄膜、孔隙衬里和孔隙充填产出,物质主要来源于中基性火山物质;2)研究区发育4个砾岩扇体,物源区母岩性质差异较为明显。玛东斜坡夏盐扇、玛东扇砾岩储层中发育大量的自生绿泥和浊沸石,玛西斜坡夏子街扇和黄阳泉扇砾岩储层自生绿泥石缺乏,以浊沸石胶结为特点。不同母岩性质砾岩体在埋藏成岩演化过程发育不同的成岩序列;3)砾岩储层质量与物源区母岩性质关系密切,玛东斜坡自生绿泥石和浊沸石的析出导致储层胶结程度高、整体致密,储层质量取决于后期裂缝的改造。玛西斜坡缺乏自生绿泥石,浊沸石的析出抵抗了储层压实作用,保存了少量原生孔隙,为后期酸性流体的注入和浊沸石的溶蚀提供了可能。其中构造高部位浊沸石溶蚀程度高,储层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古地貌是控制古水系、沉积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东部的辽东东地区中新世馆陶组为例,对馆陶组的沉积区和剥蚀区分别开展了基于残余地层厚度法和印模法的古地貌恢复,以增进对研究区古水系、源-汇系统的整体认识,为其物源体系、沉积环境、砂体分布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两种方法的古地貌及古水系恢复结果对比研究表明,基于残余地层厚度法的沉积区古地貌恢复结果适用于目的层沉积区古水系的恢复;而基于印模法的沉积区-剥蚀区一体化的古地貌恢复结果实现了剥蚀区、沉积区古水系的统一解释.沉积区-剥蚀区一体化的古地貌恢复弥补了基于沉积区古地貌的古水系恢复中难以判断"源-汇体系"中源区古水系分布及从源到汇古水系派生关系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地面稀疏站点监测PM2.5浓度以点带面的缺陷,本研究拟借助多源遥感数据开展了地面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空间分布模拟研究。以京津冀地区2013年的年均、季均PM2.5浓度模拟图为例,用简化的气溶胶反演算法(SARA)反演了 1 km高分辨率AOD,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提取污染相关地理要素,对研究区PM2.5浓度空间分布进行地理统计模拟及优选。结果表明:① SARA算法反演的AOD与地基AERONET相关性达0.99,能准确地反映研究区AOD的时空分布特征;② 集成多源遥感数据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度高(平均R2-0.66),其空间模拟显示研究区平均PM2.5污染南部城镇最重,中东部城区次之,西北山区较轻;③ 研究区PM2.5污染程度高,全年平均模拟浓度高达75 μg/m3,在气候环境及主要污染源季节性差异驱动下,浓度分布季节性特征显著,冬季污染最严重,而夏、秋季相对较轻。该成果对于精细把握PM2.5污染特征,指导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露头和镜下薄片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重庆东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83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其所保留的海水原始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扣除无效数据后,重庆地区龙王庙组δ13C值分布在-4.300‰~2.694‰之间,平均值为-0.031‰;δ18O值分布在-9.880‰~-0.100‰之间,平均值为-7.396‰;纵向上,碳同位素值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底部、中上部及顶部为正值且变化幅度小;中下部整体为负值且波动幅度大,正、负漂移事件频发。古环境恢复结果显示,龙王庙期重庆东部地区整体处于海相沉积环境,海水盐度在龙王庙组早期较低,晚期较高;海水温度主要介于20~30,℃之间,属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龙王庙期共经历3期海退—海侵作用,海平面上升、海洋生产力增加、有机碳快速埋藏使得海洋中13C含量升高,反之则使其降低。龙王庙组沉积中期与末期,δ13C值负偏,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是白云岩发育的最有利阶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缺乏准确揭示城市空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能力,无法满足公众及时了解污染信息、协助环境部门制定防控措施的不足,该文设计并初步开发了一种综合GIS技术、Web技术与相关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城市空气质量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实现常规空气污染监测数据、人口数据、道路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的可视化、统计分析与制图,也可用于基于上述数据的区域空气污染高空间分辨率模拟制图、人口暴露风险评估和公众出行路线选择。  相似文献   
7.
郭小刚  陈守余  苟瑞  刘鑫  王秦  蒲强林 《地球科学》2021,46(11):3945-3964
甘蒙北山地区发育的海相二叠系地层是中亚造山带南缘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地层之一,为进一步探讨二叠纪古亚洲洋的关闭及后期的碰撞造山作用的时间节点,选取甘蒙北山后红泉地区二叠系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地层的5条代表性剖面进行了岩性-岩相及分布特征研究,并对海相地层中的玄武岩进行了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全岩Sr-Nd同位素等研究,同时选择剖面典型岩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流纹英安岩与含砂亮泥晶生屑灰岩年龄分别为273±1.7 Ma和275.8±1.4 Ma,结合已发表年龄数据及古生物资料,明确了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介于早二叠世亚丁斯克期-中二叠世沃德期,应厘定为双堡塘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后红泉地区玄武岩SiO2含量介于47.48%~54.56%,主要为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属钠质拉斑玄武岩;稀土总量(ΣREE)较高,为74.90×10-6~173.61×10-6,LREE/HREE为2.32~6.55,表现出轻稀土相对重稀土轻微富集,(La/Yb)N=1.30~6.20,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曲线整体上呈现LREE轻度富集、配分曲线平缓的特征,相对富集La、Ce、Nd、Zr、Hf等元素,不同程度地亏损Ta、Nb、P、Ti等元素,δEu=0.83~1.20,无明显的Eu异常;(87Sr/86Sr)i为0.702 024~0.706 432,εNd(t)值介于1.99~6.54(除了-0.59和-0.83).因此,后红泉地区玄武岩岩浆是由接近原始地幔成分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低程度熔融形成,其演化成岩过程中并未经地壳的强烈混染,而在岩浆源区发生了强烈的混染作用,推测软流圈地幔受到了陆源沉积岩、大陆地壳或蚀变大洋地壳改造,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是其产生的重要机制;说明古亚洲洋在早期已闭合,至早-中二叠世进一步拉张裂解形成了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覆盖的空气污染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对象,运用GIS和RS技术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和空气污染分布格局,结合景观指数移动窗口分析结果,分年均和季节时间尺度分析NO2、PM10、O3、PM2.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格局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覆盖,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影响显著,具有季节效应。建设用地和道路面积占比与NO2、PM2.5浓度显著正相关,与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林地面积占比越大,NO2、PM2.5浓度越低;土地利用/覆盖对PM10浓度影响相对不稳定,易受不同季节局地尺度工业生产和建筑开发活动影响。从土地利用/覆盖微观配置角度,景观破碎程度越高,PM10浓度越高;散布与并列指数越大,NO2和PM2.5浓度越高、O3浓度越低;多样性指数与PM2.5浓度显著正相关。从优化土地利用降低空气污染角度创建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的作用尚未真正展现。研究结果对明确反映土地利用/覆盖与空气污染特征间的关系,指导城市土地利用活动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方便公众优化出行路径,规避或减少空气污染暴露损害,提出一种基于低空气污染暴露的健康出行路径动态搜索算法(dynamic healthy-route search algorithm,DHRSA),并设计开发了相应健康出行路线规划系统。该算法通过融合土地利用回归制图、暴露风险权重估算和Dijkstra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基于实时空气污染情景动态规划健康出行路径。以长沙主城区为例进行随机车辆出行方式测试实验,通过比较DHRSA算法规划的健康出行路径与传统最短出行路径、最快出行路径的出行暴露风险,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与系统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