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火焰发射光谱法测定氯化物型湖卤水中钾和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氯化物型湖卤水中一般呈现高钠低钾的分布状态,实验配制了合理的钾钠分布比例的标准系列,原水样不需特殊处理,通过逐级稀释,采用最高标准调节能量,火焰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湖卤水中的钾和钠,在标准曲线上查得被测离子的质量,然后换算成钾和钠的含量.方法用于氯化物型湖卤水中钾和钠的测定,回收率为91%~116%,精密度(RSD,n=7)小于1%.  相似文献   
2.
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凯氏定氮法的消解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典凯氏定氮法是通过观察消解反应现象来控制温度和时间,对于数量较多的样品同时消解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佳消解温度和时间,以实现批量消解样品,提高分析效率。本文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凯氏定氮法中的消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选择料液比、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作为优化因素,研究三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氮含量测定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得到最优的消解条件为:料液比(g/mL)=0.3∶5,消解温度260℃,消解时间60 min。重复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优化的条件下能够很好地消解,重现性较好;标准物质的氮含量的实验测定值(1310×10-6)与标准值(1300×10-6)基本一致,两者的对数误差绝对值为0.003,方法的准确性高。应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方法,对于评价凯氏定氮法中三个消解条件对氮含量的非线性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优选作用,能更好地预测实验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趋势,可以准确控制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对于提高分析效率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用快速简便的标准加入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血和动物血中有害元素铅和镉。与普通的标准加入法相比,此法在样品前处理、标准曲线绘制及样品结果计算上都有了很大的简化。方法检出限为铅2.00μg/L,镉0.30μg/L;回收率为铅99.5%~101.2%,镉99.7%~101.3%;精密度为铅0.95%,镉2.18%。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特定人群血液中铅和镉含量的普查。  相似文献   
5.
采用断续流动进样方式的原子荧光仪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锗,方法测定检出限为0.07×10-6,测定范围0.2μg/g~100μg/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4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7%~105.0%,经标准样品验证,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酸溶解-EDTA滴定法测定铅精矿中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逐项分析与合成.得出了酸溶解-EDTA滴定法测定铅精矿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期,平邑县国土资源局出台文件,将“五率”指标与基层所执法行为挂钩,严格规范基层所执法监察行为,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8.
大庙子—菜抢子金矿区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金黄铁矿型和含金多金属型,对两类矿石研究表明金赋存于黄铁矿和交代、穿切黄铁矿的黄铜矿中,主要与黄铁矿有关。采用相关系数法、距离系数法及离差平方和法对38件矿石样品中的Au、Ag、Cu、Pb、Zn、Co、Ni、Bi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群,结果为Au Bi、Ag Zn Cu Co Pb Ni二群。本矿区中金主要形成于金-黄铁矿阶段,少量形成于金-多金属阶段。  相似文献   
9.
延边金苍-红光地区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苍-红光地区为延边东部东西向构造火山岩浆岩带中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段。通过调查研究其中九三沟金矿床发现,矿区成矿岩浆岩条件为次火山岩相石英闪长(玢)岩,其中隐爆角砾岩(筒)及外围裂隙中赋存着金矿(化)体;次火山岩(体)受东西向断裂(带)与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的火山机构中心控制,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成矿构造条件。成矿次火山岩体(石英闪长岩)在东西向断裂构造带上,自西向东在与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具有近等间距分布的规律,并与区域化探金异常空间吻合。  相似文献   
10.
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筒砬子铜金矿区ZK001元素垂向分带序列的计算为例,对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良:在原始数据换算中,采用正规化法将原始数据变换为[0,1]区间的数值,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人为因素,减少了计算量;在计算分带指数的变化梯度时采用原格氏法变化度的倒数,解决了原格氏法计算中可能出现的某一层位的分带指数为零则无法计算的问题。新旧两种格氏法计算结果相比,新方法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