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震视应力定义为:单位地震矩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或者是在单位断层面积上的单位错动释放的地震波能量。视应力是表征震源区应力水平的物理量,与发震过程中释放的应变能有关,反映了地震通过地震波辐射能量的效率,进而反映了地震断层的应力强度;其与引起地震滑动的平均应力水平之间通过地震波辐射效率联系,是震源区平均应力的下限。  相似文献   
2.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发生MS5.5地震,震中处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位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内。此次伽师地震前发生了MS4.7前震,截至9月30日最大余震震级为MS4.6(ML5.0),初步判定为前-主-余型地震序列。序列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沿近NE向展布,主震震源深度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主震基本一致,发震断层陡立。本文从区域的构造环境、地震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地震发生在伽师隐伏断裂东南端部,为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的一次新的构造活动。序列参数、视应力等计算结果显示,伽师MS5.5地震的预测最大余震震级与最大余震震级MS4.6接近,表明序列最大余震已经发生。  相似文献   
3.
阔克塔格西碱性岩体出露于库鲁克塔格地块东段,兴地断裂南0.5km,呈椭圆状岩株产出,出露面积约17.5km2。岩体北部和西北部侵入于古元古界兴地塔格群中亚群大理岩、片岩及片麻岩之中,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侵入于中元古代黑云母石英正长岩和黑云母角闪二长岩中。岩体从边部至中心可分为霓石钠长岩、霓石角闪正长岩和角闪正长岩3个岩相带。岩体边部内接触带形成ERR-Nb-Ta-Zr中型矿床。岩体锆石U-Pb年龄(LA-ICP-MS方法)为(224±2)Ma。岩石主要矿物为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暗色矿物主要为钠铁闪石,具有碱性岩典型的富碱、低硅的特点。此外,富集轻稀土元素,负Eu异常,富集Nb、Ta、Th及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P及Ti不相容元素。Hf同位素特征显示岩浆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地球动力学背景属造山后的板内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1研究背景新疆及周边地区地质构造活跃,强震活动频繁,2008年以来发生多次6.0级及以上地震,其中≥6.5级地震10余次,如:2016年吉尔吉斯坦MS 6.7、中国新疆阿克陶MS 6.7和呼图壁MS 6.2地震,2017年新疆精河MS 6.6地震,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县MS 6.4地震(39.83°N,77.21°E),等等。在几百千米范围内,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较好,一些研究者据此对大震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如:林美等(1982)、冯志生等(1998)、  相似文献   
5.
柯坪块体中强地震频发,为获得更多的震情判定依据,利用新疆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数字地震学波形资料,计算柯坪块体2010~2020年ML≥3.0地震的视应力值,讨论震源参数的标度关系,并分析柯坪块体5.0级及以上地震和伽师6.4级地震前后视应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视应力和震级呈正相关关系;柯坪块体5.0级及以上地震前,视应力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值异常;伽师6.4级地震发生在视应力高值过程中,且震前5个月在震中区出现视应力高值异常。  相似文献   
6.
郭寅  刘建明 《内陆地震》2021,(3):216-222
基于Aki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八盘水磨台和西克尔台记录的伽师MS6.4地震序列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八盘水磨台和西克尔台的尾波QC值以及MS6.4地震序列的尾波QC值,分析并讨论了上述2个台站尾波QC值的时间变化特征及与强余震的关系.结果 显示:八盘水磨台、西克尔台和伽师MS6.4地震震源区的拟合平均尾波Q0值分别为2...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震发生初期地震现场情势不明朗、交通状况不清等问题,利用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及由本地化模型计算的地震影响场,在快速成图软件及辅助决策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地震应急救援专题地图快速制作,解决了新疆之前地震应急制图存在的时效性差、规范性低、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新疆地震应急决策和灾后救助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8.
郭寅  李金  刘建明 《内陆地震》2021,35(2):120-128
基于地震学多参数地震对应概率谱(ECRS)方法,以南天山东段1979~2019年Ms≥5.0地震为目标地震进行回顾检验,研究目标地震前南天山东段ECRS的时空异常特征.时间跟踪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中强地震均发生在ECRS高值异常过程中,空间跟踪结果表明研究区目标地震发生前在震中附近会出现ECRS高值异常,地震发生在异常区内...  相似文献   
9.
新疆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山中段数字化地震观测报告,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异常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该次地震前,波速比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的低值异常区,其值在1.6左右,地震发生在该异常区的东北缘;地震发生后,震区周围波速比在1.8左右,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化观测资料计算2017-08-09精河6.6级地震序列的视应力值,讨论主震视应力与震源机制解类型及余震视应力、拐角频率和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1)精河6.6级地震主震视应力大小与震源机制解无相关性,主震视应力值高于余震视应力值,余震视应力和震级存在对数正相关关系,拐角频率与震级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2)主震后7 h内视应力处于整个序列的高值阶段,且发生了多次强余震,这可能是受到震后应力调整的影响;3)天山中段6级地震序列中均存在强余震前视应力值高值现象,强余震发生后视应力值恢复到低值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