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饵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杂鱼、星虫、牡蛎、乌贼、虾进行中国鲎幼体饵料种类、粒度以及白天和夜间摄食量差异等试验。结果表明: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对乌贼的相对摄食量最大(2.1%),而对小杂鱼的相对摄食量最少(0.2%)。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均对粒度为0.3~0.5cm的乌贼相对摄食量最大(2.0%),对粒度为2cm的乌贼相对摄食量最小(0.1%)。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夜晚的摄食量明显大于白天:平均体重为147.4g组的昼夜相对摄食量的差异最大(白天为0.8%,夜间为1.7%),平均体重为258.7g组的差异最小(白天为ll%,夜间为l4%)。  相似文献   
2.
前言黄土颗粒成分的分析,过去习惯采用沉积岩的室内分析方法,如:沙巴宁法、移液管法、比重计法等等。使用这些方法在时间上、物力上花费较大。因此在大量分析或者在进行野外快速分析时,不如利用显微镜来统计黄土颗粒的成分,这种方法既简便又精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岩石中三氧化钨不确定度的评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对产生不确定度分量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求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给出相应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