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凝析油回注油藏是平湖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为应对海底输油管线而采取的一种工程应急措施。凝析油回注油藏会引起油层内流体渗流特征的变化,并进而影响油井恢复生产后的开发指标。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两方面开展凝析油回注油藏的影响效果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回注方式,不仅从机理上为解决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所遇类似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依据,而且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对油藏基础研究方面提供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研究地震灾害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人类与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这个系统即生态系统.截止目前地震灾害的研究还局限在直观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尚未涉及地震对生态系统的灾害影响,从而也未注意地震给人类带来的间接、众多、较长期的灾害影响.要真正保护人类免受地震灾害,就需要研究认识生态系统地震灾害.以人类为核心,按照构成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环境因子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由内向外、逐层包容地划分成社会生态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类型.  相似文献   
3.
综合目前各地震成因假说而提出了地震立体网络多因复成学说,该学说包括两个基本点:地震时空分布具有立体网络性;地震是显、隐性立体网络力能结构上的一个纽结。显性网络力能主要是以应力形式作用的力能,主要来源于地球自身的运转、地壳整体收缩和地幔活动因素,表现为局部性挤压和拉伸,结果往往形成断裂、断裂带、系或其他地球物理薄弱地带。隐性网络力能主要是以连续性(区域)场和瞬间冲击、扰动形式作用的力能,主要来源于太阳、月亮及太阳系各行星因素以及宇宙膨胀复原力能、宇宙高能粒子流或慧星与地球相遇引发的流星雨,表现为区域性引拉和斥推,以及瞬间冲击力、干扰力。隐性网络力对蕴震体物质和能量进行“加载”或“卸载”,结果是广泛沟通蕴震体内部及与外部的联系、调节控制蕴震体振动方式和运动方式及其能量积累和释放、促进或诱发蕴震体发震。显、隐性网络力能叠加于蕴震体,当蕴震体自由振动被叠加振动剧烈加强即蕴震体发生共振时,引起蕴震体加速运动而处于临界态,出现降维、减熵的有序特征,在临界态蕴震体受瞬间冲击或扰动,或者与环境出现解耦,而出现突变、混沌、发生地震。基于地震立体网络多因复成学说认识提出了DZW333预测模式,预测模式包括地震成因物理模型、典型地震发生机制和地震三级预测程序3部分主要内容。DZW即地震网络学说,333即由3类显性物质单元组成,即发震地壳体、球内地幔活动体、球外天体;由3部分力能因素组成,即地壳体自动力能、地幔热压体浮沉力能、星际引斥扰动力能;有3级预测程序,即时空网络预测、形态特征预测、精确信息预测。前两级预测也属于以研究对象中的共性为基础的统计预测,应确定概率值。后一级的信息预测则是以研究对象中的特性为基础的确定性预测,不涉及概率。以唐山大地震为例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4.
在海洋环境中多相流条件下应用减阻技术,可以在相同的管线压力下,有效提高油气输送量。减阻技术影响多相流的摩擦阻力、持液率和界面现象,可使多相流的的减阻率最高达到60%以上,可减少多相流体与管壁间的传热;某些情况下,减阻技术还能够改变多相流的流型、抑制剧烈弹状流,改善油气输送系统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5.
ANSYS/LS-DYNA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在国内很流行的大型通用程序ANSYS不但具有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丰富的单元类型和材料库,而且该软件中有一个LS-DYNA模块采用了粘性边界(viscous boundary)来模拟无限域的影响,从而可以方便地、较准确地进行地基动力作用分析.国外利用ANSYS/LS-DYNA进行地基动力作用分析非常普遍,而国内还未见到将ANSYS/LS-DYNA用于地震工程.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ANSYS/LS-DYNA进行地基动力作用分析,同时,由于软件中用于模拟无限域的粘性边界精度较低,本文提出采用精度较高的粘-弹性边界替换粘性边界,从而改善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Point bars are well developed o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mong which the Shengli I point bar is the most typical. The point bar, being about 4 km in length and several tens to more than 100 meters in width, is located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Shengli Bridge in Kenli County, Dongying, Shandong. It is a typical fine-grained point bar with silt, which is predominant, some clay and minor plant debris and clay boulders. The Shengli I point bar has complicated 3-D structures. Firstly, in a plane view, it comprises mainly eight sedimentary units, bar edge, bar ridge, bar platform, bar plain, bar channel, bar gully, bar pond and bar bay, developing side by side and superimposed one by one in a complex way. Secondly, its vertical structures are very complex due to the partial superimposition of the 8 sedimentary units. Besides hydatogenesis, very intensive wind erosion, eolian, ice and meltwater actions are also visible on the Shengli I point bar. The complex form is made even more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abo  相似文献   
7.
菏泽市牡丹区针对区内人均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急需增加用地日益突出的矛盾。本着"盘活存量,集约用地"的原则,牡丹区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较好地拓展了项目落地空间,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8.
矿山泥石流特点及其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山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演化过程与自然泥石流存在着差异.有关矿山泥石流的系统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总结矿山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致灾特点,对于矿山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矿山泥石流是矿山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过程中不合理排放的废石渣是矿山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固体物源.废石型泥石流、尾矿型泥石流是矿山最主要的泥石流类型.矿山泥石流具有人为性、频发性、污染性可控性等特点.开展矿山泥石流隐患沟调查评价,研究矿山泥石流形成机理,落实新建矿山"灾评"及"方案"编制制度,实施废渣的减量化生产与资源化利用,选好固体废渣物堆排场所,做好拦渣护挡措施等矿山泥石流综合治理等措施,可以避免泥石流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9.
菏泽市牡丹区节约集约用地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菏泽市牡丹区针对区内人均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急需增加用地日益突出的矛盾。本着"盘活存量,集约用地"的原则,牡丹区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较好地拓展了项目落地空间,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