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 12年的Lageos 1卫星激光测距资料 (1990 - 2 0 0 1)解算得到了地球定向参数 (EOP) ,将该序列的结果与同期的EOP(IERS)C0 4进行比较 ,其外符精度为 :极移XP— 0 .4 0mas,YP— 0 .4 2mas ,日长变化Dr— 0 .0 35ms。  相似文献   
2.
New Numerical Scheme for Simulation of Hyperbolic Mild-Slope Equ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original hyperbolic mild-slope equation can effective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wave shoaling, refraction, diffraction and reflection, but does not consider the nonlinear effect of waves, and the existing numerical schemes for it show some deficiencies. Based on the original hyperbolic mild-slope equation, a non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 is introduced in present paper to effectively take the nonlinear effect of waves into account and a new numerical scheme is proposed. The weakly non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 and the improved numerical scheme are applied to the simulation of wave transformation over an elliptic shoal. Numerical tes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umerical scheme makes efficient the solution to the hyperbolic mild-slope equation. A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use of the new scheme a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3.
TheeffectsofimmobilizationonphysiologyandultrastructureofunicellularalgaPlatymonassubcordiformis¥ZhangXuecheng;WuXiaonanandLi...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涨、落潮槽底沙输移趋势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长江口南港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为研究对象,以2001年9月所采底沙的颗粒分析资料为根据,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水动力分析,运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分析了底沙输移趋势,结果表明:南小泓的底沙主要是来自口门附近,由于涨潮流强于落潮流而使底沙向上游输移,即SE—NW方向,而南港主槽的底沙主要来自上游,由于落潮流强于涨潮流而使泥沙向下游输移,即NW—SE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亮度调制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基于亮度调制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利用HIS变换和àtrous小波变换,根据逐步对亮度分量进行调制的思想,实现了武汉城郊地区SPOT、TM和ENVISAT SAR影像的融合,使融合影像在保持光谱信息、提高空间分辨率和增强纹理信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于目标判读和影像分类等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6.
皖南变质岩中的疑源类、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冠宝  陶正  石永红  徐树桐 《地质学报》1996,70(4):374-382,T002
皖南变质岩区地层原被认为属江南古陆的一部分,时代定为中、晚元古代。本文根据其中所含的Asperatopsophosphaera?sp.,Trachysphaeridium sp.,Nucellosphaeridium sp.,Lophosphaeridium sp.,Leiosphaeridia sp.,Baltisphaeridium spp.,Micrhystridium spp.和scolecodonts等疑源类和其它微体化石及笔者等以前发现的Lingulacea总面貌反映的时代,判断其中部分变质地层的时代应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早古生代。同时还根据Crassispora sp.,Kraeuselisporites sp.和Lueckisporites ef.virkkiae Potonie & Klaus,Triquitritessp.等孢粉化石组合面貌反映的时代,推断其中尚有一部分为晚古生代地层。因此认为本区是一个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开始到中生代结束的碰撞型造山带,而不是一个古陆。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中上奥陶统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的中、上奥陶统钻遇厚度为1 462 m。它是一套巨厚的深灰色泥岩、页岩与灰色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少量灰岩的地层。其中深灰色泥岩、页岩最多;砂岩和粉砂岩主要分布于上部和下部,中部砂岩和粉砂岩较少;鲕粒灰岩数量少,主要夹于深灰色泥页岩中。这些砂岩和鲕粒灰岩既可单独成层,但更常见它们与深灰色泥页岩组合成薄互层。薄互层中发育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并普遍发育交错层理和双向交错纹理。这些特征表明砂岩和鲕粒灰岩为深水斜坡上的内潮汐沉积的产物。这些内潮汐沉积进一步划分为4种类型:双向交错纹理细砂岩型、单向交错层和双向交错纹理中-细砂岩型、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型和鲕粒灰岩型。它们具有5种垂向沉积层序,在剖面上常形成多旋回韵律性沉积组合。  相似文献   
8.
隐伏煤田的TM信息提取及地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遥感图像上,被巨厚第四系冲积层覆盖的煤田区隐伏地质构造和火成岩分布信息是一种非直接的、微弱的隐伏信息,本文以淮北煤田为实例,探讨了从TM图像上提取这种信息的可行性与方法,并分析了其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Konecny等提出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构像几何模型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了SAR图像的几何校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定向元素的解算中引入了岭估计,较好地克服了由外方位元素间的强相关引起的方程病态  相似文献   
10.
塔中石炭系碎屑岩深埋藏优质储层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为一套次生-原生孔隙型深埋藏优质储层。储集岩为中细粒-细粒石英砂岩,储层形成于古地温梯度低、沉积物浅埋时间长、深埋时间短、孔隙水矿化度高及较早被油气占居的条件下,致使原生孔隙保存较好。同时,塔中地区石炭系目前刚进入80℃-120℃的强溶成岩阶段,次生孔隙正在发育,距离碳酸盐岩沉淀带和后期石英次生加大带尚有较大深度,因而储层的孔渗性维持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