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山铀矿田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在地质地球化学和高温高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EQ3/6模拟了成矿热水溶液的形成过程和减压排泄区铀成矿作用。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大气降水与碎斑熔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富含F和SiO2等矿化剂的含铀热水溶液;由于铀以UO2F^3和UO2(CO3(^2-3等配合形式存在,非常稳定,即使在深部强还原环境中仍能能够迁移;酸性和碱性环境,尤其是强酸性  相似文献   
2.
Geo-Spatial Data Transfer Standar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NSDI)" ,as well as a necessary means for data sharing. "Chinese National Geo-Spatial Data Transfer Format (CNSDTF)" was approved by National Quality Technology Supervise Bureau in 1999 with the standard serial number of 17798-1999. It is designed to support vector and raster spatial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vector part of CNSDTF, including design ideas, main characters, conceptual model, definition of spatial object, and fil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3.
大欧拉角的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指出建立使用大旋转角的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模型的必要性,接着推导出以罗德里格矩阵为旋转矩阵的大欧拉角空间直角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然后以布尔沙模型为例、以Visual C#.NET2003编制了计算软件。该算法具有性能稳定、计算收敛速度快、精确度高、转换参数初始值可以为任意值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对整个福建省的钻孔体应变仪器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4个台站的观测资料质量进行了分析,用M2波潮汐因子及其相对中误差等来衡量其总体精度和稳定性,还分析了钻孔应变观测的干扰机理和特征,希望能够正确地认识以及排除观测资料中的非异常信息,提高观测精度,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可靠的前兆资料。  相似文献   
5.
GDC支持下的空间数据语义转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DC的"胖管道"语义转换模型与"语义转换"功能的构成与实现,给出了CAD数据与GIS数据实现复杂语义转换的应用示例。结果表明,基于GDC空间数据语义转换模型开发的空间数据转换软件,不仅可以满足GIS/CAD的通用数据交换需求,还可以通过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增加映射文件的处理方式,满足复杂的数据交换应用。  相似文献   
6.
皮跃进 《福建地质》2009,28(3):250-252
在粒径、密实度较大的卵石层采用正循环机械回转钻进行灌注桩施工,存在钻具类型、合理的泥浆比例和钻探工艺等问题。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谢王立交桥桥桩基工程实践为例,探讨正循环机械回转钻孔灌注桩在卵石层施工工艺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某城市立交工程匝道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软件建立了全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反应谱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曲率半径及地震激励方向对曲线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率半径对曲线桥梁前3阶自振频率影响比较明显;不同曲率半径及地震激励方向对曲线桥梁各墩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大;应用0.~ 180.旋转激励法输入反应谱可以获得各个桥墩的最不利地震反应,且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规定的输入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变质侵入体主要分布于桑格斯帕地区,是从达肯大坂岩群中剔除的一套变质侵入体,和达肯大坂岩群一起构成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的变质基底。变质侵入体常量元素属高分异铝过饱和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微量元素显示岩石具火山弧花岗岩特点;稀土元素总体显示轻稀土较为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变质侵入体属于古元古代晚期因不同块体碰撞形成的具有挤压环境特征的火山弧花岗岩。  相似文献   
9.
鲁西地区作为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自古元古代早期(约2400Ma)二长花岗质岩石侵位以后至晚古生代(约250Ma),一直处于板内稳定地块状态,在这漫长的2150Ma年里仅形成了两期脉岩,即四堡期侵位的基性辉绿岩(牛岚单元)与中晚奥陶世侵位的超基性金伯利岩(常马庄单元)。经对控制辉绿岩侵位的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该构造体系不仅控制了鲁西辉绿岩的侵位,还控制了金伯利岩的侵位。在此基础上,对蒙阴金伯利岩带的控制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金伯利岩带向南延伸的区域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Vertical transport of selec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different particle-size fractions of sandy soils was investigat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soil columns. Tested soil samples were fractionized into three particle-sizes including sand, coarse silt and fine silt (2,000–50, 50–20 and <20 μm). Rainfall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in artificially PAHs contaminated soil columns with 30 cm length and 5 cm diameter in 40 days. PAHs were extracted from soil samples and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due level of PAHs in fine silt fraction reached 35.85 mg/kg,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and and coarse silt fraction (16.28 and 11.80 mg/kg, respectively), probably because PAHs in macroporous fractions were prone to volatilize or degrade compared with that in microporous fractions.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due levels of individual PAH (R PAHs) and the value of partition coefficient (log K oc) was regressed as R PAHs = 1.55 × log K oc − 5.86, R 2 = 0.91, n = 9.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ertical transport of the mixed PAHs in soils were controlled both by the nature of PAHs (i.e. log K oc, molecular weight), soil particle size and soil organic contents, which could influence the transport of PA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