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1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虾病防治中合理用药问题探讨(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
对虾养殖中的水环境保护剂(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虾养殖中,水环境保护剂(Protecting matters of water environment)的利用业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水环境保护剂是指:能够改善养殖水环境、并促进养殖对象正常生长和发育的一切物质。包括化学合成物、矿物和天然有机物等。它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净化水质和改良池底;2.抑制池内有害生物的滋生;3.增强养殖对象的体质等等。尽管目前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尚少,但其实用性则不容低估。现有的知识表明,水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南沙海区部分站位微表层和次表层的pH、碱度、密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表层的表面张力低于次表层的表面张力,并且表面张力与溶解有机碳(DOC)相关;微表层的pH低于次表层的pH,并探讨了其原因;微表层的碱度和密度一般高于次表层,同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巴西是世界上引种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非常成功的国家。目前,该国的南美白对虾商业性育苗生产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1995年4月,作者受巴西SIBRA集团的邀请,前往该集团位于巴西东北部Pernambuco州的虾苗生产实验室(Labora-torio)和位于PIAUI州的对虾养殖场进行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方面的合作研究。两年来,作者广泛调查了解了巴西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和虾苗生产情况。1 虾种资源巴西地处大西洋西岸,沿海自然分布的虾种约有十多种。现已开发养殖的当地虾种有4种,即小褐对虾(P.subtilis)、南方白对虾(P.schmitti)、…  相似文献   
5.
对南沙海区微表层和次表层中溶解态痕量金属铜、铅、锌、镉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其与DOC的关系。结果显示:铜、铅、锌、镉在微表层中均有富集,海洋微表层中富集的痕量金属的量(ΔM)与富集的DOC的量(ΔDOC)具有相关性,ΔDOC越大,ΔM也越大;南沙海区微表层和次表层中所测的痕量金属对鱼卵和鱼幼体不会造成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虾病防治中合理用药问题探讨(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性高密度养虾热潮的掀起,虾病开始蔓延。由此而减产、亏损者时有出现。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为了扭转上述被动处境,目前大多数养虾业者都对药物治病寄予很大希望。遗憾的是由于用药知识不足,投药失当甚至滥施药物等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做法,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相反却增添了药品污染的机会,给沿岸水域的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压力。为此,及时交流和宣传用药常识,已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3.1 抗菌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herbs) 抗菌中草药具有药源丰富、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副作用小、毒性残留期短、对热相对稳定、易溶于水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可以用来加工成药饵或者直接浸泡治疗虾病。 抗菌中草药不仅对细菌性疾病,而且对某些病毒和真菌的防治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此外,象黄连素和鱼腥草等还有调节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因此是较有发展前途的药物之一,业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视。但  相似文献   
9.
南美洲白对虾全人工授精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分别从厄瓜多尔和美国引进南美洲白对虾仔虾,经驯化、养成和室内人工越冬后,采用单侧眼柄切除手术人工催熟,以试管授精和人工植荚方法进行该种的繁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体长在13—16cm的南美洲白对虾雌虾,一般在摘眼后的1—2周内开始性腺发育;产卵量通常为3—10万粒;产卵后的雌虾卵巢可再次发育,最高产卵次数高达19次。(2)应用高频电针法取荚的成功率和取荚后雄虾的存活率均为100%;用上述方法取得的精荚内的精子无需“获能”即可使卵子受精。(3)假裂现象在南美洲白对虾的未受精卵中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于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辽宁盘锦市外贸实业总公司虾苗场、辽宁庄河市天源水产公司虾苗场及海南大众凌伟海洋产业有限公司海洋中心选用人工培育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种虾,采用眼柄摘除手术处理雌虾,进行人工德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体重在40g以上的南美白对虾雌虾,经单侧眼柄摘除手术后,一部分个体于手术后5-15d内卵巢发育成熟并产卵;另一部分个体则于手术后的3-7d内蜕壳,蜕壳后9-15d卵巢发育成熟并产卵。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控制光基100-150lx,光暗周期为14:10,南美白对虾一般于每天15:00-16:00时开始交配并持续到23:00时左右或更晚。在150d的诱交实验中,分池诱交组的交配率明显高于同池诱交组,最高达7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