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漳江口红树林区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菌株BS01 Brevibacterium sp.,其胞外活性产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具有明显的溶藻作用.采用单因素及均匀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BS01产溶藻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装液量为40%、起始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50r·min-1、振荡培养时间为48h的条件时,BS01发酵产物的杀藻活性最强.通过均匀设计进行最佳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的结果为:可溶性淀粉为20g·L-1,硝酸钠为0.5g·L-1,pH为7.7,温度为27.2℃.研究结果为杀藻活性物质高效提取及杀藻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环境中放线菌及其抑藻活性物质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自然灾害,近年来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区域扩大,危害加剧.放线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相对较多的一类微生物,溶藻放线菌的发现及其代谢产物多样性,在赤潮生消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微生物防治赤潮及新型杀藻剂的开发提供了可能.采用溶藻微生物进行赤潮和水华的防治已经被深入认识和充分肯定,成为当前赤潮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概述了溶藻放线菌发现及其活性物质分离筛选的研究进展以及赤潮防治的新方法,强调了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利用放线菌防治赤潮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并对溶藻放线菌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