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海洋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增速放缓,依靠简单的资源投入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海洋产业的需要,而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既是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文章选取2009—2021年全国海洋经济数据以及2009—2019年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产业经济数据,研究了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的独立影响以及协同影响,并建立了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门槛变量,科技创新水平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对海洋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这二者的协同效应也能够激励海洋经济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水平增长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存在,跨过门槛值后,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水平的促进影响程度会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也是消耗能源最多的海洋产业之一,节能减排对推进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海洋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驱动因素,文章构建模型计算2001-2017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的运输周转量、能源消耗量和产业增加值;建立LMDI分解模型,分析能源强度效应、运输效率效应和产业规模效应对海洋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较小,运输效率是能源消耗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规模是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时间差异上,能源强度效应呈波动状态,运输效率对能源消耗降低的驱动作用以及产业规模对能源消耗增长的驱动作用均逐渐增强;在空间差异上,总体上由北向南,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耗增长的抵消作用逐渐增强,运输效率对能源消耗降低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产业规模对能源消耗增长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减少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促进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数据,测算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并运用脱钩弹性模型分析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利用LMDI模型,从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和行业规模3个方面研究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7年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持续动态变化,其中2008年和2013年为强脱钩状态即最理想状态,2009年和2016年为强负脱钩状态即最不理想状态;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促进碳排放量的增长但影响不大,行业规模是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是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ORNL提出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8年的海洋渔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通过加入财政分权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传统STIRPAT模型进行拓展,考察中国海洋渔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研投入是中国海洋渔业碳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中由于...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与海洋渔业的融合发展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选择2012—2019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作用机理和潜在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效应来看,数字经济对沿海地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其影响强度由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黄渤海地区依次减弱;从中介效应来看,沿海地区和三大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助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中介效应;就分地区样本来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黄渤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度依次减弱。基于此,文章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因地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