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东巧蛇绿岩中辉长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巧蛇绿岩位于分割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是该带最著名的产铬铁矿床的蛇绿岩残片之一。该蛇绿岩遭受构造肢解,恢复后的蛇绿岩剖面各岩石单元齐全。本文应用SHRIMPⅡ锆石UPb法,对东巧蛇绿岩中堆晶辉长岩进行了测年,获得辉长岩年龄为187.8±3.7 Ma。该年龄代表了东巧洋盆的形成时代,为确定研究区特提斯洋盆的古构造格局及其发育演化过程等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制约。  相似文献   
2.
蛇绿岩中的辉绿岩岩墙是洋脊扩张的产物.其形成年龄代表了扩张事件的时间,也代表了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拉昂错蛇绿岩中的辉绿岩岩墙进行锆石SHRIMPU—Pb定年,得出加权平均年龄为120.2Ma±2.3Ma,代表辉绿岩的结晶年龄。结合已有的关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形成年龄(西段休古嘎布122.3Ma±2.4Ma,中段大竹卡126.0Ma±1.5Ma、吉定123.0Ma+_1.8Ma,东段罗布莎162.9Ma±2.8Ma)的报道,表明拉昂错地区特提斯洋海底扩张的时代与体古嘎布地区一致.雅鲁藏布江西段与中段地区洋盆的形成时代一致,但晚于东段的发育时代。这意味着整个东提斯洋盆的发育时代存在东早西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藏南冈底斯带西段麦拉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HRIMP测定了冈底斯岩带西段麦拉山口岩体同碰撞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的U-Pb年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7.1±1.1Ma。这就为前人提出的雅鲁藏布江地区洋盆闭合、板块开始碰撞的时间为50Ma左右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对纯叶蛇纹岩在100~400MPa围压、25~700℃温度和10-5~1.5×10-6s-1应变速率下进行了三轴压缩变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叶蛇纹石在低压条件下表现为脆性破裂,高压或脱水条件下表现为半脆性破裂。随着温度的增加,叶蛇纹石的强度显示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脱水条件下,温度的增加可导致叶蛇纹石强度大幅度地降低,而且此时预热时间对强度的影响比未发生脱水时更加显著。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对比发现,围压在室温下的增加导致叶蛇纹岩强度增加;但在高温下围压的增加导致试样强度整体上降低,这很可能是试样内聚力的局部损失与韧性增强引起的。围压和温度的升高,以及断层面上流体的增加很可能会增加破裂面的韧性,从而减小摩擦系数。此外,叶蛇纹石并非以往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具有极低的强度,其强度要比低温蛇纹石(如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的大得多,即便在高温(大约600℃)下差应力大于约600MPa和中-低温(≤400℃)下差应力大于约1000MPa时仍没有表现出明显屈服的迹象。在脱水条件下,蛇纹岩并没有发生脱水致脆,相反脱水使得试样的断裂行为变得更加温和些。因此,俯冲带蛇纹岩脱水更可能诱发其周围更加脆性的岩石发生地震而不是脱水的蛇纹岩本身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岳西县石关混合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岳西县石关混合岩属于原北大别变质杂岩的一部分。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第一次变质时间为232Ma,相当于晚三叠世早期,第二次变质时间为207Ma,相当于晚三叠世晚期。复合锆石的核部(继承锆石)为发育韵律环带的岩浆碎屑锆石,其年龄值分别为560Ma、444Ma、394Ma、378Ma和331Ma,暗示其原岩非岩浆岩,而应为沉积岩;研究结果还表明,北大别石关混合岩经历了两次变质作用:①超高压变质作用,变质时间为232Ma(n=5加权平均年龄);②退变质作用,时间为207Ma。与苏鲁地区超高压变质和退变质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6.
江错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 位于切里湖蛇绿岩亚带的最东端, 南邻蓬湖西蛇绿岩.江错蛇绿岩岩石组合相对较全, 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等组成.江错蛇绿岩辉长岩-辉绿岩与N-MORB相比具有较高的Mg#、低Ti、K、Na和P的特征,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Rb、Ba和亏损高场强元素Th、Hf、Ta、Nb, REE配分图总体显示为平坦型分布模式.通过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认为江错蛇绿岩是形成于SSZ之上的弧后盆地扩张脊环境.对其进行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得出加权平均年龄为189.8±3.3 Ma(MSWD=0.97), 该结果代表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江错地区特提斯洋的扩张时代, 与中段东巧地区蛇绿岩年龄一致, 但晚于东段洋盆发育时代且早于西段洋盆发育时代, 表明整个班公湖-怒江洋盆发育时代存在东早西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东海地区位于苏鲁造山带的西南缘,区内广泛出露片麻状碱性花岗岩.本文对东海地区磨山、虎山和房山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产状、岩石结构构造、碱性铁镁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成因及SHRIMP定年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岩石具有高硅、富碱、富铁贫镁和含碱性铁镁矿物等特征,说明其为碱性花岗岩;岩体还保留有沉积岩特有的层理(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等一致的产状),长石等造岩矿物显示在固相条件下结晶的特征,以及继承锫石大部分是不同时代的岩浆或变质锆石碎屑等,均证实其原岩是沉积岩.SHRIMP定年对变质锆石的边部获得两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24.7±9.4 Ma和209.4±2.5~212±3.5Ma,反映了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成岩时间属于印支期,相当于晚三叠世,变质锆石的核部206Pb-238U年龄变化于866~248 Ma,反映原岩时代不会早于晚古生代.  相似文献   
8.
9.
西藏那木如辉绿岩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木如辉绿岩具有较高的TiO2和P2O5含量,Mg#是0.6~0.7,表明岩石经中等程度或轻微的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富集Rb、K、Th、Ba,亏损Nb、Ti、Ta和Zr、Hf,轻稀土富集,且具有负Eu的异常,表明岩石具有岛弧岩浆的性质.对那木如辉绿岩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其形成年龄值为64±1 Ma(2σ,MSWD=2.4),即辉绿岩结晶年龄.本次定年的结果正好处于西雅鲁藏布北亚带洋盆向北对拉萨地体南缘之下的俯冲(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时期内,说明那木如辉绿岩为此次俯冲形成的岛弧岩浆岩.位于冈底斯弧南侧的西雅鲁藏布北亚带蛇绿岩被第三系磨拉石不整合覆盖,说明蛇绿岩侵位时间早于第三系,与那木如辉绿岩的侵位年龄接近.由此可见,正是形成那木如岛弧岩浆岩的俯冲构造事件导致了西雅鲁藏布北亚带蛇绿岩的构造侵位.  相似文献   
10.
罗布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布莎蛇绿岩岩石单元出露齐全,以地幔橄榄岩为主,构造变形强烈;在堆积杂岩中上部产出有仰冲型斜长花岗岩小岩块;辉绿岩以脉状形式产出于地幔橄榄岩的方辉橄榄岩中;壳层岩石相对很薄且比较复杂.Sr、Nd和Pb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罗布莎地幔橄榄岩绝大多数样品具有高ISr值(0.705489~0.714625);低INd值(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