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水2井和岳42井水位记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分析了唐山地区同一地质单元内、同一观测含水层、水位动态相同的山西水2井和岳42井记录的水震波曲线,显示两井记震能力相差很大,从井孔结构、地震面波特性等方面分析了两井记震能力差异性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井孔的固有周期是影响水位记震能力大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河北阳原2井水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北阳原2井水氡资料的趋势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对水氡与气温的负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该井水氡资料的映震能力作了统计分析和R值评判。结果表明,河北阳原水氡资料从长期到中短期的异常变化与该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根据中短期异常可得出4个月以内中等地震发生的概率为66.67%。  相似文献   
3.
现有针对河湖水系连通伴生风险分析的方法或不具备物理过程模拟,或缺乏对风险随机性的探讨。以沂沭河水系连通工程为例,在水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连通河网不同河流洪峰相关性,创建随机水情条件下河湖水系连通伴生风险分析模型。通过1 200组水情条件,对沂沭河水系上游进行洪水过程模拟,针对橡胶坝可能造成的洪峰叠加问题,提出不同洪水重现期下橡胶坝运行调度风险管控建议。结果表明:① 50年一遇与1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条件下,均呈现出橡胶坝坝址处水位风险极高(概率P>0.8),流速风险较低(P < 0.3)的规律,且每当橡胶坝高度升高25%的设计坝高时,沂河与沭河坝前水位风险皆提高约70%,沭河坝址处流速风险降低约50%。②若在汛前塌坝下泄蓄水,人为洪峰的叠加会使沭河中下游河段产生极高风险。③通过划分水位、流速综合洪水风险安全域,洪水重现期50年一遇时,建议沂沭河橡胶坝在汛前调节至低于50%设计坝高,且控制沭河水深和流速分别在12 m和2.23 m/s以内,可以降低水位和流速风险至低风险(P < 0.4);洪水重现期100年一遇时,需将橡胶坝调至25%设计坝高以下,或者汛前尽早缓慢塌坝下泄蓄水,才能有效降低沂沭河水系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4.
井泉的引水一取样系统对水氡动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地试验研究。一、泉水的引水条件试验是在涿鹿矾山泉上进行的。(一)泉点简况矾山泉为上升泉。泉水以多点出水的形式自第四系冲积、洪积砂砾石层中流出。流量约57升/秒。当地群众在很久以前已将泉口修建成储水池,其直径约30米,水深2.5~3米。在水池的北堤上建有闸门;南堤上设有固定的溢水渠道。为进行水氡观测,在水池西侧的泉眼上安装有1吋引水管(1号管),将泉水引入地下室内取样(图1)。  相似文献   
5.
水化学异常点的平面分布呈网络状,与地震活动图象类似。唐山地震的水化异常发生在北东或北西向的前兆迹线上,并呈现阶段性,水化异常指示了某些断裂在地震前后有过活动。  相似文献   
6.
短期地震预报需要灵敏的仪器,用以测量震前微小的应力、应变的异常变化。业已证实,设置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仪器,对于所要测量的异常来说,噪声太大。目前公认,即使有一种可靠地进行地震预报的仪器,但为了将背景干扰降低到预期的前兆信息以下,需要把仪器放在足够深的钻孔中。为了在钻孔中得到最大的信噪比,我们进行了试验。在加利福尼亚州Hi Vista附近莫哈维沙漠中一口592米深的钻孔里,我们观测到了固体潮引起的幅度大于10厘米的水位变化。消去气压和固体潮应力的影响,得到的日体积应变率的灵敏度为10~(-9)到10(-10)。假如震前应变信息确实存在,那么进一步改进是有可能的。显然,用设置在各钻孔约1000米深处的仪器系列,可以成功地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7.
按照地下水诱发异常的机理,讨论了诱发前兆异常的干扰与识别问题,并对“降水、地下水干扰”观点提出质疑。拟定出5个诱发异常的判据。初步拟定以地下水为加卸载手段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提出“长、中、短、临多层次组合(耦合)式地震预报模式”。提出地震分析预报方法“同一化”研制思路,对地震地下流体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国以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状况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指标,计算分析了河南省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就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用偏离份额法评价了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越来越合理,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但与全国及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仍处于低级化水平,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调整产业结构仍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城市间土地分等方法研究--以湖南省地级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国华  郑云有  朱翔 《热带地理》2000,20(3):238-242
针对我国城市间土地分等研究落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城市间土地分等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湖南省各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选用八类因素共26个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湖南省12个地级市可为五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奎玛地区 2000年 5月 27日 711数字化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此次影响该地区的冰雹天气的路径,强度、回波特征,对该地区雹暴天气的形成、演变及其防御措施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