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2篇
  201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根据2012年4~10月三沙湾赤潮监控区水产养殖水域1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研究区理化、N/P比值变化特征,评价了水质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均有利于海产生物的生长繁殖;作为浮游植物生长最基本的生源要素N和P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0.350、0.041 mg/dm~3,从地理分布上看,N、P含量最低值位于湾口处,并向湾内及湾顶呈现递增的变化趋势,二者变化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自身水产养殖对其影响也不可忽视;N/P比值平均为10.7,研究区的无机氮(DIN)相对于活性磷酸盐(PO~(3-)_4-P)是匮乏的;营养状态指数(E)平均值为3.22,87.5%的测值均大于1.00,平均超标2.22倍,是1990~1991年的1.94倍,明显呈升高的趋势,研究区已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三沙湾的水质状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根据1999年9月~2000年8月福建三沙湾水质监测资料,对该湾海水理化要素测值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DIN、PO4^-P、COD为富营养化评价指标,用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该湾水体的营养状态.以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对该湾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湾内水体氮、磷含量较高,且至夏、冬季的高于春、秋季;夏、冬季所有测站与秋季部分测站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