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津水库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特征及水质营养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对西津水库米埠坑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进行两个年度共8次调查。第1年发现浮游植物6门53属,冬季出现种属最多,达到43属,春、夏季最少,为35属,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为35.18×104 L-1,平均生物量为1.07 mg·L-1。第2年度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7属,以春季出现种属最多,达到40属,夏季最少,为29属,第2年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低于第1年,为19.77×104 L-1,生物量高于第1年,达到1.22 mg·L-1。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米埠坑网箱养殖区处于中营养水平,有向富营养化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溶细胞毒素基因序列和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tox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条件优化,测试两种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双重PCR方法,同时快速检测V.vulnificus和V.harveyi。结果表明:纯培养V.vulnificus和V.harveyi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12 cfu/mL和18 cfu/mL,与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及美人发光杆菌无交叉反应;此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具快速、高效等优点,对细菌V.vulnificus和V.harveyi诊断与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盐度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 ,亦称万氏对虾。原产于中、南太平洋沿岸水域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Sonora)一带 ,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 ,是迄今所知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斑节对虾P.monodon、南美白对虾L.vannamei和中国对虾P.chinensis)之一 ,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南美白对虾以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生长迅速、群体增长均匀、抗病力强等优点 ,而逐渐成为南方主要养殖虾种 ,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进…  相似文献   
4.
通过海区插核育珠试验,对不同处理液匹配组进行进一步优化、筛选,找出适于广东育珠海区的育贝小片处理液及与之匹配的珠核处理液。结果表明:1)匹配适宜的处理液有降低吐核率的作用,8个试验小组中W0、Y3组的吐核率仅3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P<0.01),说明匹配液有明显增加组织亲和力、降低吐核率的效果;2)育珠贝的死亡主要发生在育珠前期,与贝的吐核行为有关;3)小片处理液中,C类药物成分对吐核率的高低有影响,0.6%C2不适宜添加到处理液中,而1%C3添加到处理液中有降低吐核率的效果;4)筛选出W0、W1、Y3三组适宜的匹配方案,即W0、W1、Y3三种小片处理液与核处理液C3匹配适宜,其中W0匹配组育珠效果最佳,即成活率为57.8%,百贝收珠数为101.2粒、优珠率为67.5%,比传统处理组(对照组)有明显提高;5)对W0、W1、Y3三组的不同育珠时限(8、10、13个月)的育珠情况进行了比较,当育珠期延长至1年时,Y3组育珠效果良好;6)利用评价指数(即优质珍珠数占手术贝总数的比例)可评判育珠效果,与分析、综合评估结论一致,前者可量化评判数值,使评判更加直观,简易。  相似文献   
5.
利用SSR标记分析广西凡纳滨对虾育种中心选育的凡纳滨对虾品种中抗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家系的遗传多样性,为凡纳滨对虾抗IHHNV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通过体外攻毒试验,从育种中心构建的凡纳滨对虾家系中筛选出抗IHHNV的家系,然后利用SSR标记对筛选出的抗IHHNV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在上述抗病毒品种中共检测到162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平均为3个,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372 8~0.479 7之间,平均为0.434 1;抗病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94 2,表明筛选出的抗病品种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基因片段初步研究钦州湾牡蛎(Ostrea)的物种组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测序,分析表明,16S rRNA基因部分长度为413bp,COⅠ基因部分长度为535bp,2种牡蛎序列的碱基组成均显示出较高的A+T比例:16S rRNA基因59.8%;COⅠ基因60.5%。对位排序比较表明,16S rRNA片段种内个体间变异较小,存在7个变异位点,4种单倍型,其中包括5个转换位点突变,2个颠换位点突变;COⅠ片段有30个碱基存在变异,7种单倍型,其中包括16个转换位点突变,14个颠换位点突变。运用MEGA4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NJ和UPGMA系统树。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16S rRNA和COⅠ序列与白肉牡蛎的遗传距离均为0.000,有明巨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16S rRNA和COⅠ序列和红肉牡蛎(red meat ostrea)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和0.011,白肉牡蛎16S rRNA和COⅠ序列和红肉牡蛎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5和0.146。结果表明,钦州湾牡蛎分为2个不同的种,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在种间存在明显的多态性,证实了16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适用于牡蛎的系统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线粒体16SrRNA基因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vtocllrome oxidase Ⅰ,COI)基因片段初步研究钦州湾牡蛎(Ostxea)的物种组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测序,分析表明,16SrRNA基因部分长度为413bp,COI基因部分长度为535bp,2种牡蛎序列的碱基组成均显示出较高的A+T比例:16SrRNA基因598%;COI基因605%。对位排序比较表明,16SrRNA片段种内个体间变异较小,存在7个变异位点,4种单倍型,其中包括5个转换位点突变,2个颠换位点突变;COI片段有30个碱基存在变异,7种单倍型,其中包括16个转换位点突变,14个颠换位点突变。运用MEGA4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NJ和UPGMA系统树。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16SrRNA和COI序列与白肉牡蛎的遗传距离均为0000,有明巨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16SrRNA和COI序列和红肉牡蛎(redmeatostxea)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和0011,白肉牡蛎16SrRNA和COI序列和红肉牡蛎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5和0146。结果表明,钦州湾牡蛎分为2个不同的种,线粒体16SrRNA和COI基因在种间存在明显的多态性,证实了16SrRNA和COI基因序列适用于牡蛎的系统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8组不同小片和核处理液在海南陵水海区的育珠效果,优化、筛选适宜该海区育珠的小片处理液及与之匹配的珠核处理液。结果显示:1)处理组手术贝休养期的吐核率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处理液可促进伤口愈合并抗感染;2)处理组育珠8个月后的珠层厚度平均可达0.5 mm以上,与对照组0.3 mm的珠层厚度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处理液具有明显促进珍珠质分泌的作用;3)优化筛选出核处理液C3,其增强核亲和力的效果明显优于C1(P<0.05);4)W处理组育珠贝死亡率平均小于22%,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和Y处理组(31.45%)(P<0.01),表明W处理液效果优于Y处理液;5)在8个处理组中,筛选出W0、W2、Y3三个匹配组,其育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引入综合评价指数即优良珍珠数占育珠贝总数的比例,以量化育珠效果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9.
对虾肝胰腺坏死性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坏死性肝胰腺炎(Necrotizing Hepatopancreatitis,NHP)对世界对虾养殖业危害很大.NHP是由1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肝胰腺坏死性细菌(Necrotizing Hepatopancreatitis Bacterium,NHPB)引起的.NHPB则是1种类立克次氏体的α蛋白菌.目前在美洲中部和南部的几个国家蔓延,感染虾塘死亡率可达95%.目前已被国际兽疫局(OIE)列入高危病原列表.本文综述了NHPB研究的进展情况,对NHPB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引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检测方法和防治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