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卡尔曼滤波方法在跨断层测量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在统计回归法的基础上,将回归法与卡尔曼滤波结合起来建立了函数模型与随机模型,滤波时不仅考虑断层活动的随机性,也顾及各环境因子对测值影响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自适应滤波方法,用迭代法求得动态噪声方差。本文系统地推导和建立了单测线(水准或基线)、双测线水准、双测线基线及双基线双水准的函数模型。可连续和实时地对跨断层测量资料进行动态处理,不仅求得各时刻的高差或基线长度的滤波值,还可求得断层在垂直升降和水平错动方向上的各时刻变化速率,以及各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素对跨断层位移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欲从跨断层位移测量资料中提取断层异常活动信息,必须考虑如何更深刻地认识环境因素对测值的影响。为此,我们曾经综合应用环境参数改正法——对不同的测点建立各自的数理模式进行改正、褶积滤波法、二倍中误差法及数理统计检验法等。对京津地区、红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上的部分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流动测点,包括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讨论在已知气温、地温、蒸发、降雨等主要气象参数的前提下,用统计回归方法排除其干扰影响。对于有记忆影响的降雨因子采用褶积滤波方法进行处理,并顾及干扰因子的不同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求达到排除干扰识别异常的目的。并通过算例分别探讨了降雨因素对土层点与基岩点观测数据的影响;数据处理后,证实跨断层测线反映异常信息优于不跨断层测线;对于异常年如何参加回归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跨断层形变测量的理论基础长期研究表明,地震的发生与断层活动密切相关.构造地震是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活动断层互为因果关系.因而对活动断层进行监测,无疑可获取地震前兆信息.实验和观测表明,断层两侧三度空间的相对运动幅度远大于连续岩体应变信息的幅度.因此跨断层测量的效果优于不跨断层测量,其信息量和信噪比均有很大幅度提高,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