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Using the long-term groun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permafrost zone along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from 2006 to 2020,three types of typical roadbed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Traditional embankment(TE),U-shaped crushed rock embankment(UCRE)and crushed rock revetment embankment(CRRE)were included the three types of typical roadbed,which were selected to the long-term monitoring sections within the warm permafrost zones. The evolution of ground temperature field,mean annual ground temperature (MAGT)and annual maximum ground temperature(AMGT)in the depth range of 20 m under the embankment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since 15 years of operation.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the growth rate of MAGT under the left and right shoulders of the TE i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depth in the natural site. The MAGT under the UCRE is always lower than the natural site and always maintains a certain difference,whereas,the difference in ground temperature under the left and right shoulders is also not negligible. The MAGT of the left shoulder in the CRRE is not much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natural hole,while the MAGT of the right shoulder is alway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atural hole,and the differ in ground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shoulder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UCRE. The artificial permafrost table(APT)under the TE is always lower than that of in the natural site. Both the UCRE and CRRE,the APT in the left and right shoulders of them has been elevated into the embankment,and the differ of APT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shoulders is about 1. 0~1. 5 m. the differ of APT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shoulders in the CRRE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UCRE. Overall,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disturbance about engineering and climate warming,the TE in the warm permafrost zones cannot keep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ermafrost under the embankment. Some active-cooling and reinforcement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Both of the UCRE and CRRE,have a certain active-cooling effect on the permafrost under embankment,but the differ in ground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shoulders still needs to be taken seriously. © 2022 Science Press (China).  相似文献   
2.
申明锐  邵亦文 《地图》2014,(3):24-35
著名的芬兰城市学者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行走沙田,丈量这座新市镇,会发现它在繁华与匆忙之外还有可爱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独立的基础.农业生产与气象关系密切,农业的发展和丰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和人类趋利避害的能力.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一直坚持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的方针,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和抗灾的气象服务能力. 农业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的领导、科研单位及生产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预报信息.主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年来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开展了冬小麦遥感测产试验研究工作,我区是在去年参加了北方11省市(自治区)冬小麦遥感估产协作组. 一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组同志的共同努力,在冬小麦监测工作中,取得了全区大范围的比较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我区遥感测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地面监测点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新密是河南省的主要煤炭基地之一。为本省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供了能源保证,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近年来随着开采煤层的加深,矿井突水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论文通过对李岗井田地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以及对井田充水因素的全面分析,指出了该矿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三类、第二亚类、第二型。论证了二1煤层的主要充水因素为该煤层底板的石炭系和奥陶系灰岩、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最后,作者结合井田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矿井充水的一些具体措施,从而为安全、合理、高效采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传统浑浊度时空变化模式研究依靠野外观测实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模型适用范围亦非常有限。本文利用自组织网络(SOM),直接从长时序遥感影像中提取典型浑浊模式,分析浑浊度年内、年际变化特征。以黄河河口附近海域为研究区,提取出近15年的6类典型浑浊模式。典型特征显示,研究区内主要有2个浑浊区,位于渤海湾西部和南部,以及河口外和莱州湾西北部;6类模式中四类以年为周期过渡更替,冬春季浑浊度较高,夏秋季浑浊度较低;多年浑浊模式逐渐由中浑浊向清澈模式变化,整体浑浊度有降低趋势。浑浊水体分布主要受河口潮流、环流等海洋动力和风浪影响,结合研究区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海面风浪变化是造成浑浊模式更替的主要原因,黄河入海泥沙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河口口门周边。利用统计参数分析和2007年各月悬浮泥沙浓度反演结果比较,评价SOM分类效果,结果表明SOM提取的模式间具有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经验模型反映区域浑浊特征。SOM神经网络能够从长时序遥感影像中直接提取浑浊水体典型分布模式,分析海岸带地区水体浑浊度变化的时空特征,对了解复杂水体泥沙输运及优化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密煤田在开采二1煤层时,矿井涌水量从每小时数立方米到上千立方米,差别极大,个别矿井因水量太大多年达不到设计开采能力。在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煤层的充水特征,认为煤层的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是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底部的砂岩裂隙水,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是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是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通常情况下顶板水不会对采煤构成威胁,灾害性突水主要来源于煤层底板;石炭系灰岩含水层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力联系较密切,通常矿井大的涌水都有奥陶系灰岩水参与;大隗断层使得区内寒武系中上统灰岩直接与二叠系石千峰组砂、页岩接触,隔断了南北两侧的水力联系,并将矿区分割为两个水文地质亚区;矿井在开采深度在+50m标高以上时,充水水源主要来源于煤层顶板,底板无水,在开采深度在+50m以下时,矿井涌水量相对较大,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涌水量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该研究对确定矿井充水因素,进行突水预防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及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玉米产量相差很大。本文将玉米产量分布当成一个场,采用自回归模型AR(P),建立各地(州)及主要玉米生产县的玉米单产产量场预报模式,经过集成预报全区玉米单产,1988、1989年预报检验,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经委农业局、国家气象局专业司、冬小麦遥感综合估产课题组的要求,我们于1987年3月20日、4月28日和7月4日分别发布了我区1987年冬小麦年景丰欠趋势预报、全区冬小麦平均单产预报、总产量预报.现对预报结果与自治区统计局1987年冬小麦单产和总产量上报值进行比较. 一、预报结论与实况 1987年3月20日预报1987年我区冬小麦年景为偏丰.4月28日报全区冬小麦平均单产210-215公斤,比上一年增加5-10%;  相似文献   
10.
叶绿素a作为一项重要的水质安全评价指标,其浓度的准确监测对水产行业发展、水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饮水安全等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对地观测卫星传感器空间和光谱分辨率的提高,遥感技术在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疆巴音布鲁克湿地河流水体为研究对象,同步采集了水体反射光谱和水样,并在实验室对叶绿素a、浊度等水质参数进行测定。首先,基于光谱波段对叶绿素a浓度的敏感性分析,构建了多种光谱指数模型;然后,提出以4.50 mg/m3作为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级阈值,利用三波段半分析模型因子D3B与叶绿素a的线性关系建立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级标准,进而对比评估了11种经验、半分析模型分别在全部样本数据集和两级叶绿素a浓度数据集中的精度表现;其次,根据各模型精度结果选用三波段半分析模型D3B和蓝绿波段比模型OC2V4,组成叶绿素a分级反演算法OC2-D3B,其精度(R2=0.96,RMSE=0.32 mg/m3,MAE=0.24 mg/m3,MRE=5.71%)相比以上2种单一算法提高了50%以上;最后,本文利用Sentinel-2影像,对湿地河流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时序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水域夏季叶绿素a含量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的结论。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气温相比其他环境因子对水体Chl-a浓度的控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