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张靖  牛建明  同丽嘎  张雪峰 《中国沙漠》2013,33(6):1643-1653
沙漠化是土地退化形式之一,它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内蒙古乌审旗为研究区,在多种空间数据基础上,基于等级理论,使用多水平统计模型构建了从局地到区域的模型,揭示不同尺度的影响因素与该地区沙漠化的关系。对遥感影像的分析表明该地区1977—2007年沙漠化扩展的趋势减缓并逆转;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表明,多尺度的驱动因素可以解释该地区近30年的沙漠化变化,特别是政策因素对该地区沙漠化逆转影响较大。本研究可为乌审旗及类似地区沙漠化变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共统计种子植物31科,96属,161种,并集中分布在几个大科,区系的优势现象明显;②属种比为1∶1.68,较内蒙古自治区、全国及全世界均低,物种分化程度低;③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但与热带植物区系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过渡性;④植物区系组成以年轻成分为主,兼有古老性;⑤植物生活型特征表明本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表现出草原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特征,但由于该区土壤覆沙或沙质化明显,因此,灌木和半灌木种类也较多;⑥植物水分生态类群以旱生为主,非旱生也占有很大比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⑦该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应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区五种针茅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牛建明  董建军 《中国沙漠》2008,28(2):306-311
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区1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五种针茅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从102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389条带,多态性条带345条,占88.69%,说明针茅属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PCA分析表明水热成为其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依据五种针茅的Jaccard相似系数所做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大针茅和克氏针茅之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小聚为一类,它们与本氏针茅、短花针茅和小针茅间的遗传距离都比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