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太原盆地洪山第四纪剖面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山剖面是太原盆地东南边缘一湖积台地上的第四纪中晚期沉积剖面 ,该剖面中的湖相层典型特征是 :质地均一的灰绿、黄绿色粉砂粘土层与含碳酸钙结晶体的沉积层呈互层分布。利用地层连续追踪及铀系测年法分析 ,剖面中的湖相层是在 S5古土壤发育晚期至 S1 古土壤发育早期这一时间段内沉积而成的 ,剖面当时所处的位置正位于太原古湖盆的湖岸地带 ,沉积环境受着气候干湿变化的强烈影响。当气候湿润时 ,湖面升高 ,湖盆扩大 ,剖面点被湖水淹没 ,接受着湖相粉砂粘土层的沉积 ;干旱时 ,湖盆变化则相反 ,剖面点出露气下 ,并因地下水毛管作用的结果在沉积层表面产生碳酸钙结晶体。该剖面的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 :由第四纪气候的干湿变化对太原盆地这样大的湖盆 ,只能产生数米的湖面升降波动 ;与构造因素引起的湖盆变化相比 ,这种波动是小幅度的  相似文献   
2.
汾河流域地貌发育对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由于构造运动及气候变化,在汾河流域系列盆地中无论是地貌还是沉积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根据对系列盆地中普遍发育的三级冲湖积台地的成因分析,发现发生于0.76MaBP,0.55MaBP及0.13MaBP的3次大幅度区域构造抬升是导致古湖盆湖退,三级台地形成的根源,根据对太原盆地东南边缘的一台地-洪山台地湖积层的分析,发现在相邻两次构造抬升之间的构造相对稳定期,气候变化完全控制着湖盆的演化,由第四纪气候的干湿变化对象太原盆地这样大的湖盆,一般只引起不大于4.5m的湖面升降,与构造抬升引起的湖面变动相差甚大,作为影响河湖地貌发育的2个主导因素,构造运动是主要的,气候变化只是在构造稳定期才突出地显示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临汾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地貌演化的构造和气候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外调查发现,末次间冰期(MIS5)以来临汾盆地普遍发育了一级冲湖积台地(T3)、一级湖蚀台地、两级堆积阶地(T2、T1).利用黄土磁化率地层定年法、TL测年法,确定这些台地或阶地的年龄分别为130kaBP、130kaBP~52kaBP、52kaBP和9kaBP.分析构造和气候因素对河湖地貌发育的影响规律,得出T3台地的形成是130kaBP的区域构造抬升的结果;T2、T1阶地的出现是河流响应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产物;湖蚀台地的存在反映了汾河下游黄河三门峡河段可能曾因古崩塌滑坡而被堵塞过。   相似文献   
4.
汾河地堑湖盆第四纪地貌—沉积特征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野外对临汾、太原盆地第四纪中晚期所发育的湖积地貌-沉积特征调查发现,湖盆在对应于S8、S5和S1古土壤开始发育时期(时代分别为0.77Ma BP、0.55Ma BP和0.13Ma BP)曾发生了三次强烈湖退,这三次湖退都是构造原因所致的;而在L11-S8、L8-S5、L5-S1黄土古土壤堆积发育期间(时代分别对应于0.96~0.77Ma BP、0.74~0.55Ma BP和0.47~0.13Ma BP)、以及S1古土壤发育以后的时期(时代为0.07Ma BP之后)出现的却是缓慢湖侵或盆地下沉。根据这些发现并结合地球物理学前期已获得的有关盆地深部上地幔结构及活动规律,本文提出了盆地湖侵-湖退过程的构造控制模式。在上地幔强烈上拱→减弱或渐趋稳定→再次强烈上拱的构造循环中,地表湖盆会以大幅快速湖退→缓慢湖侵→再大幅快速湖退这样的表现与之对应。盆地地表的地貌-沉积发育与地下的上地幔活动应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千伏村剖面是一沉积延续时间跨越末次冰期时期的湖相沉积剖面。论文利用S_1/L_1、L_1/S_0界线年龄及OSL测年数据建立了剖面的深度-年龄坐标系。根据早期形成的分别与气下黄土和古土壤层发育时代对应的、指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湖相沉积层特征差异,论文遴选出小于4μm粘土组分含量、中值粒径(Md)、沉积物磁化率、有机质含量、Rb/Sr比值等参数作为区域气候指代参数。剖面系列气候指代参数的变化曲线显示,区域末次冰期期间出现了10个干冷期,发生时间分别在16.9ka B.P.,22.7ka B.P.,24.9ka B.P.,27.1ka B.P.,31.7ka B.P.,41.5ka B.P.,52.8ka B.P.,56.2ka B.P.,61.6ka B.P.和67.5ka B.P.;其中16.9ka B.P.,22.7ka B.P.,27.1ka B.P.,41.5ka B.P.,52.8ka B.P.和67.5ka B.P.可与北大西洋地区的HI~H6干冷期事件对应。剖面系列气候指代参数变化曲线也记录了区域18个暖湿事件,且这些事件可与北大西洋地区的D/O循环间冰阶事件对应。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地区末次冰期期间的气候高频波动可能与北大西洋地区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6.
大同火山活动的阶段性历史是一个尚未被揭示清楚的地学问题。野外实地考察及室内磁化率、化学成分、粒度和古地磁的测定结果显示:古湖滨处水平层理发育的火山碎屑层存在4个不同倾角的倾斜;古湖近岸处的湖相沉积层中含有4层火山碎屑层;古湖深处的湖相沉积层中出现4个磁化率显著正异常的层位,且这些层位粒度都较粗;古湖岸上的黄土沉积中出现3个磁化率为峰值、Rb/Sr比值为谷值的层位;古湖深处湖相沉积剖面中存在B/M和Jaramillo磁极性界限。据此进一步分析后认为:① 湖相沉积剖面中的磁化率显著正异常层位、黄土沉积中的高磁化率—低Rb/Sr比值层位可能是混入了大量火山灰物质;它们是区域火山活跃期的记录。② 系列沉积剖面特征指示区域火山活动曾经历4个活跃期,每个活跃期期间有多次密集的火山喷发。③ 4个活跃期的年代大约为早于0.90 Ma BP(第一活跃期)、~0.47 Ma BP(第二活跃期)、~0.31 Ma BP(第三活跃期)和~0.09 Ma BP(第四活跃期);黄土沉积中还记录了区域北部有一个发生于~0.19 Ma BP的活跃期。此外,区域湖相沉积中所记录的4个火山活跃期都出现在湖退时期,平静期出现在湖侵时期。  相似文献   
7.
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汾河流域地貌阶段性发育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汾河流域中系列断陷盆地在第四纪期间的阶段性演化历史一直不甚清楚。最近作者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在流域中的太原、临汾等几个构造盆地的周边地带,普遍发育了三级冲湖积台地。根据三级台地的沉积结构特征和利用黄土古土壤序列定年法、古地磁定年法及TL测年法对三级台地的年代研究结果,发现自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汾河流域系列盆地中都曾同时发生过三次大幅度的湖退和三次湖进过程;其中三次湖退开始的时间分别为0.76MaB.P.、0.55MaB.P.、0.13MaB.P.;由湖退而产生的三个低湖面阶段分别对应着S8、S5、S1古土壤发育时期。从引起湖盆大幅度收缩的原因看,构造运动是根本因素,三级冲湖积台地的形成是对区域三次构造抬升的地貌响应。   相似文献   
8.
黄东海表层海水溶解氧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中的溶解氧(DO)是影响海洋渔业经济、反映海洋物理化学过程的重要因素。该文依据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在黄东海海域完成的162个表层海水DO监测数据,利用GIS技术对其进行平面插值拟合,生成该海域DO的四季分布等值线图,据此分析黄东海海域的DO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太阳辐射导致的海水温度时空差异,影响黄东海DO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黄海暖流和大陆入海径流。  相似文献   
9.
胡小猛  蔡顺  陈美君 《地理学报》2016,71(5):864-872
目前对含大荔人化石的地层年代认识仍存很大争议。采用黄土—古土壤序列定年法广泛调查渭河盆地东北部区域和大荔人化石点附近洛河上下游河段过去的河湖环境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出大荔人化石的地貌沉积体特征,分析其形成时所处的区域演化阶段及其中含化石的沉积层位堆积年代。结果显示,区域曾在S14、L9、L6、S2、L2和L1SS发育或堆积时期发生过数次古湖湖退或河流下切;含大荔人化石的沉积层是在区域发生于L6晚期的一次湖退后,洛河于出露至气下的古湖湖底上堆积而成的,其堆积时代与S5古土壤发育时代相当,平均年龄约0.55 Ma BP。由该研究结果推论,学界对北京猿人年龄估计的老的年龄框架可能偏年轻。  相似文献   
10.
芙蓉峡是常山"国家地质公园"内一具独特地貌现象的山区河段——河床狭窄、谷坡陡峭、阶地宽广。该文从地貌、沉积、年代和构造四方面研究导致该现象的地貌事件过程、发生时间和发生原因等。结果显示:正是由于芳村溪袭夺金源溪上游及所引发的河流强烈下切,才形成芙蓉峡段地貌景观;这次河流袭夺发生的年代约在52.38-33.6 kaB.P.,可能与区域一NE向断裂的一次强烈活动有关。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公园的地学科学内涵,挖掘其地学旅游价值,指导当地地学科普旅游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