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王清河 《铀矿地质》1996,12(5):315-316
遥感地质技术在研究湘桂地洼型古岩溶中的应用及其找矿效果王清河(中南地质局230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1)湘桂地洼型古岩溶分两期:地洼初动期和地洼激烈期。在地洼初动期古岩溶沉积体中,有U,Mo,Cu,Ph,Zn,As,Ni,V,As,Sb,Hg等元素...  相似文献   
2.
近一、二十年,欧美及苏联等国开始重视岩溶成矿作用,并发现了一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如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矿化溶蚀塌陷角砾岩(?)群,已成为美国U、Cu、Au等的重要资源基地。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矿床,应用岩溶成矿理论,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近年来,岩溶成矿理论在我国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发现了一批古岩溶矿床。  相似文献   
3.
320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0矿床的含矿土岩是一套强烈硅化(角)砾状和(角)砾质岩,是地洼初动期岩溶洞穴沉(堆)积岩——以钙屑岩为主的混杂陆源沉积岩,受硅化形成。硅化主要发育于岩溶沉积岩中,并波及它附近的地层。这一事件发生于地洼余动期初,形成于低温环境,硅来自沉积岩源,流体起源于大气降水。320矿床是一个硅化改造的古岩溶矿床,它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硅化溶解-塌陷角砾岩筒相同。这类矿床在华南碳酸盐岩地区找矿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栉江珧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1982年在广东汕尾室内水泥池开始进行栉江珧(Pinna Pectinata)人工育苗研究,1984年成功地育出稚贝。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研究中采用阴干和升温刺激等方法,可使亲贝自行排放精、卵,并进一步受精、孵化成幼虫,幼虫经多次变态发育,结束浮游期而进入底栖附着期。附着后的稚贝,新壳生长迅速,只要条件适宜,很快便能倒立插起。在一定条件下将稚贝移至海区浮台吊养,生长快,两个半月即成小贝,最大个体为68×30×8.9mm,重6.2g。本文还对栉江珧人工育苗不同于其它双壳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广西中生代岩溶作用有两期:地洼初动和激烈期。这两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下洞穴,分别为T_3-J_2、K-E的洞穴堆积物——岩溶沉积岩充填或成为目前已不被现代地下水循环所利用的化石岩溶-古岩溶沉积体。地洼初动期岩溶作用,与Cu、zn、Mo、Ag、Sb、Au、U等成矿关系密切,形成古岩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先成的矿源层、体或矿化、经表生风化浸出,由地表水带入古地下洞穴中,在细菌作用下富集成矿。这种类型矿床,在广西找矿潜力很大。找矿模式可归纳为:先成的矿源→地洼→古叠置型岩溶洼地→地洼初动期岩溶沉积体→亲硫元素和放射性等异常→沿古岩溶方向沉积体中下部→矿体。  相似文献   
6.
校园网防雷电及过压保护系统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及过电压对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的危害很大,轻则造成数据丢失、控制设备误操作、死机,重则毁坏设备,中断服务,使整个校园网瘫痪。雷电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通过电源线路和各种网络线路以及地电位反击。因此,防止雷电危害应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各种线路的防护和等电位处理。文中给出了承德医学院校园网具体的防雷电及过压保护系统的设计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华南碳酸盐岩地区,常见一些由硅质角砾岩等组成的地质体,统称之为“硅化带”或“硅化破碎带”。它常是重要矿产贮集场所,因而是地质工作者找矿的重点对象。“硅化带”或“硅化破碎带”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硅质岩地层。如广西上泥盆统榴江组、江西和湖南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