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3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5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5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4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介绍建立大地构造内波假说的根据,即:(1)全球海陆分布的低阶球谐特征;(2)全球大洋中脊体系的存在;(3)大陆永存及生长的事实;(4)地壳均衡及莫霍面的化学分界面性质;(5)地槽活动的现象、规律等。在分析以在事实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地构造运动中主要的物质运动过程,认为从薄地壳底部向厚地壳底部迁移的地壳物质流,引起地壳厚度的自激波动,推动地槽运动和大陆生长。  相似文献   
3.
(一) 断裂是一个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形成和发展两个阶段:在形成阶段包括晶格中质点位错的累积和一个或几个微裂面的开始;在发展阶段表现为物体中一个或几个裂面的伸展。断裂形成阶段该阶段也可以说是酝酿期,或应力累积期,由剪切引起滑移条带,相当于受应力后金属光面上的“吕德氏纹”(Lüder Bands),在单晶和粗粒多晶材料以及有  相似文献   
4.
对太平洋北部持续性异常的研究表明,正、负异常的形热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过程十分相似,它们都始于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距平形势的变化,并在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出现一规则排列的距平异常区域,东亚及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太平洋北部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对东亚特别是中国夏季的天气异常有重要影响。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夏季太平洋北部大气环流发生持续性异常与太平洋中低纬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1966年邢台6.8级地震的深总结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八五”期间邢台地震区深部地震物理方法的综合探测研究成果,依据P波、S波联合解释和二维密度反演,并结合浅部构造和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计算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1966年邢台6.8级地震为例,揭示了邢台地震区的孕震发震过程,邢台地震区的学位可结构和介质结构;(1)中、下地壳内分布有北东向高角度深断裂、深断裂两则出现明显的波速比异常。(2)中地壳有低速高层和密度不均匀异常。(3)上地壳底部有滑  相似文献   
6.
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形成了广为人知的赫南特冰期。该冰期的形成不仅诱发了显生宙第二大的两幕生物绝灭事件,同样使海水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受到强烈的影响,如海洋碳酸盐与大气CO2的循环受到扰动,全球海平面的降低促使水体逐渐富氧化,进而导致海洋水体Mo、S、U等同位素值出现波动,而冈瓦纳大陆被冰雪大面积覆盖则削弱了铝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并限制了陆壳放射性187Os、87Sr同位素向海水的运移。赫南特冰期的成因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被归结于风化作用、火山活动的增强或有机碳的大量埋藏等因素,但对冰期的成因机制与持续时间仍具有较多的争论,其原因很多,比如缺乏独立的生物地层单元同时能够控制浅水碳酸盐岩及深水泥页岩区,缺少转折界限处高精度的地球化学信息与全球等时地层格架下的对比,以及未能排除风化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热事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重建时的扰动等。  相似文献   
7.
夏—冬海气热力遥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湖南板溪锑矿流体包裹体与矿液运移方向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7年为配合湖南冶金237队对板溪锑矿评价,我们对该矿床蒋家冲矿段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并以V_2脉三个中段同期辉锑矿的爆裂温度值,作出等温线图,判定该矿脉矿液运移方向,结果在V_2脉的南西部扩边300余米找到了较富的盲矿体。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OLR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李栋梁  章基嘉 《高原气象》1996,15(3):259-268
利用1974-1990年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资料,采用EOF方法分析了前3个特征向量场,得到了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的几种异常形式,阐述了它们的天气气候特征,并对不同气候区的持续 及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