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尹利君  王瑾  陈沛  罗秋宏 《地下水》2022,(5):246-249
依托广东大丰华高速公路鸿图隧道工程,提取隧道建设前、建设中和营运后三阶段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人机交互式遥感解译,获取各期影像的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在此基础上揭示生态环境中的植被、水体、裸地及人类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隧道建设过程中地表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鸿图隧道建设对隧址区地表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影响鸿图隧道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建设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滑带土的蠕变特性对低速缓动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起着控制性作用。本文选取典型的低速缓动滑坡—二庄科北区滑坡的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正应力水平作用下,通过对该滑带土的饱和试样进行直剪蠕变试验,研究了它的剪切蠕变特性。结果表明:该滑带土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均包括瞬时变形、衰减蠕变和稳态蠕变3个阶段;随着剪切荷载的增大,衰减蠕变阶段及瞬时变形阶段的变形量均增大,衰减蠕变持续时间更长;其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且曲线具有明显拐点;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出现强度损失,且正应力越大,强度损失越大;随着时间增大,衰减蠕变阶段的剪应变率越来越小,且剪应力越大,剪应变率越大;在蠕变破坏前的阶段,剪应变率随正应力增大而减小,即滑坡埋深越深,滑速越慢。  相似文献   
3.
崔东阳  彭蓉  陈沛歆  唐琳 《海洋科学》2021,45(7):121-126
借鉴《海域定级技术指引(试行)》,本研究构建了深圳市填海类用海的海域定级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引入一票否决机制,并将工业、交通运输、渔业基础设施等填海用海和城镇建设填海用海合并,统一为填海类用海进行定级。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定级因素和评价因子及其权重,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CV)来校核级别,将填海类用海划分为4个级别。该研究为沿海地区开展填海类用海定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若干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修复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责,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生态修复,需要从理论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实地调研和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可为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4年8月(夏季)、2014年11月(秋季)、2015年1月(冬季)和2015年5月(春季)对连云港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8属155种(含变种、变型),主要由硅藻(115种)和甲藻(30种)组成.冬季细胞丰度(230.13×10~4cells/m~3)显著高于春(24.67×10~4cells/m~3)、夏(119.78×104cells/m~3)、秋(90.25×10~4cells/m~3)三季,优势种主要有密连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三叶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卡氏角毛藻(Chaetoceros castracanei)和微小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inimus)等.浮游植物群落参数(种类数、细胞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Pielou均匀度等指数)和环境因子(温度、盐度、p H值、DO、COD和营养盐)均存在季节显著差异.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也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季节差异显著.冗余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营养盐、悬浮物、盐度和COD.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由硅藻占主要优势演替为硅藻和甲藻联合占优势.营养盐结构已有较大变化:硝酸盐浓度急剧升高,由20世纪80年代的1.30μmol/dm~3升至2014~2015年的24.58μmol/dm~3;磷酸盐浓度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0.19μmol/dm~3升至2014~2015年的0.48μmol/dm~3;N/P由8.3升高至91.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