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低能反应和共振跃迁,分析了在恒星内部电荷屏蔽对β衰变率的影响.对共振跃迁的分析是基于核的壳层模型.作为例子,详细计算了电荷屏蔽对56Cr的β衰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和高密度下,电荷屏蔽使β衰变率有明显的增加。这对恒星晚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研究可能会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GPS网络RTK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勾平 《北京测绘》2008,(2):32-34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工程应用的深入,传统RTK技术的不足也逐渐体现出来。网络RTK的出现克服了它的局限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RTK的概念、工作原理、误差来源与平差、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GPS海面反射信号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PS反射信号遥感陆地和海面的GPS—R技术已经得到日益关注。对海面反射信号的极化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PS信号经海面反射后,反射信号同时包含右旋和左旋信号,且两者强度与卫星仰角有直接关系;反射的左旋和右旋信号的功率相差可高达30dB。为海面遥感以及专门的GPS接收机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参数支撑。  相似文献   
4.
甘肃两河口地区水系沉积物异常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河口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资料处理,圈定了大量元素异常。应用R型因子分析结果,划分元素组合。从元素组合特征方面分析,评价异常找矿意义,确定了7个找矿远景区,其中1号异常为最佳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
富宁洞哈钛铁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印支期暗色、致密块状辉绿岩中含较高的含铁矿物,地磁异常较高,为矿源层。辉绿岩与灰岩接触形成矽卡岩带为有利的含矿带。矿体沿大断裂或次级断层形成的通道侵入穹窿状构造中,于二叠系砂岩、板岩隔层的下部形成工业钛铁矿体。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1:50 000松花江、嫩江干流条带图的数据格式转换、水利专题图层的设计和用JAVA语言编程调用电子地图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处理钾长石水热制备钾霞石所产生的碱性滤液,本文采用水热法,考察了氢氧化铝溶解时间、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水碱比对钾霞石产率和白度的影响,并对合成钾霞石物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钾霞石的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铝溶解时间为1.5 h,晶化时间为4 h,晶化温度280℃,水碱比为1.8。XRD结果表明,产物为钾霞石粉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Al(OH)3中的Al在水热条件下进入到Si—O骨架中形成了Si—O—Al官能团,从而印证了钾霞石的合成。差热分析结果表明,合成钾霞石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氮气吸附结果表明,合成钾霞石比表面积为5.18 m2/g,平均孔径为32.98 nm。实现了钾长石水热制备钾霞石所剩碱性滤液的资源化利用,并为钾长石水热制备钾霞石提供了一种母液循环的思路,使水热制备钾霞石工业化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GIS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论述现有的几种实现空间数据共享的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分别评价了各个模式的优缺点,针对当今数据共享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及几种长期和短期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对数据共享的发展趋势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11月 14、 15日新疆喀什台记录到 86次振动事件 (“奇异震群”事件 )。为识别其性质 ,应用波谱分析、偏振分析等方法 ,对该事件和同范围构造地震的地震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 :(1)喀什“震群”的全波列衰减比构造地震的全波列衰减快很多 ;(2 )与构造地震的速度谱相比 ,“震群”的频谱相对较为“集中”,而构造地震的则较为“发散”;(3)“震群”位移谱的拐角频率和卓越频率均较构造地震的相应量高出一倍多 ,且离散较小。通过对喀什“奇异震群”这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这一事件极有可能是人工事件  相似文献   
10.
首次研究了MgO·3B2 O3 1 8%MgSO4 H2 O过饱和溶液 0℃结晶动力学过程 ,得到三方硼镁石和章氏硼镁石两种固相及其结晶动力学方程。从多聚硼氧配阴离子多粒子共存的角度提出结晶反应机制 ,分析了制约硼酸镁盐析出的因素及不同电解质 (MgCl2 和MgSO4)对硼酸镁盐结晶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