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流域河水和悬浮物的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深入理解流域侵蚀过程中的锂同位素分馏对于运用锂同位素来示踪化学循环和气候变化是十分必要的。研究集中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水体和悬浮物的锂及锂同位素组成。长江流域水体的锂及锂同位素组成(δ7Li)分别为150~4 570 nmol/L和+7.6‰~+28.1‰,两者沿上游至下游的变化趋势相反。悬浮物锂同位素组成(δ7Li)变化比较稳定,分别为41~92 μg/g和-4.7‰~+0.7‰,而且总是低于相应水体的锂同位素组成。悬浮物和流体之间的锂同位素分馏系数在0.977和0.992之间,与悬浮物的量及组成存在明显相关性,反映了粘土矿物的吸附和化学风化的程度。锂含量与锂同位素组成之间良好的负相关性表明流域水体的锂来自2个端元混合:其一可能是蒸发盐岩,并伴有深部热泉水;其二可能是硅酸岩。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2001—2012年上海市PM_(10)浓度(由API(Air Pollution Index)转化得到)的变化规律,构建了上海市PM_(10)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上海市PM_(10)浓度存在季节性变化,应分别建立遥感反演模型。2)分析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产品与PM_(10)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发现,AOD须经过垂直和湿度订正才可与PM_(10)建立较好的关系。3)结合垂直和湿度订正分别建立的上海市PM_(10)浓度春夏秋冬四季的遥感反演模型均通过了拟合度检验,其中春季模型采用指数函数、夏季和秋季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冬季采用幂函数、全年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利用此四季模型反演上海市PM_(10)浓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不动产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技术与方法的良性发展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土地利用率,还能为获取高精度的空间数据提供高效便捷的手段。针对传统全站仪与GPS RTK组合地籍测量作业效率低、人力财力耗费大的缺点,本文依托陕南某地的地籍和不动产权籍调查项目,提出了一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混合作业新方案。两种技术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数据采集精度,数据获取速度是传统作业速度4倍以上,界址点误差小于3 cm,满足对复杂空间权利的不动产权籍管理和登记需求。  相似文献   
4.
田庄煤矿主采煤层为石炭系太原组16上及17煤层,威胁煤层开采的地下水水源主要为十下灰、十三、十四灰和奥灰含水层。其中十三、十四灰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可按同一含水层看待。十下灰岩水为16上煤的直接充水水源,十三、十四灰灰岩水和奥灰灰岩水为16上及17煤层的底板间接充水水源,在构造地段有可能转化为直接充水水源。在研究煤矿群孔放水试验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氢氧同位素资料,结果表明井田内十下灰和奥灰含水层有各自的补、径、排系统,正常情况下水力联系较弱;十三、十四灰含水层与十下灰和奥灰含水层均发生着水力联系,在采掘及导水断层的影响下,其含水层间地下水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两种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增加了成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正1 Introduction In the present paper,MgCl2·6H2O,FeCl3·6H2O,and CeCl3·6H2O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precipitationhydrothermal method to synthesize MgF eC e hydrotalcite.The effects of the Fe:Ce molar ratio on the composition,crystal structure,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hydrotalcite are examined.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X-  相似文献   
6.
Investigating topographic and climatic controls on erosion at variabl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is essenti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o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orogen.In this work,we quantified millennial-scale erosion rates deduced from cosmogenic 10Be and 26Al concentrations in 15 fluvial sediments from the mainstream and major tributaries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draining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TP).The measured ratios of 26Al/10Be range from 6.33 ± 0.29 to 8.96 ± 0.37,suggesting steady-state erosion processes.The resulted erosion rates vary from 20.60 ± 1.79 to 154.00 ± 13.60 m Myr-1,being spatially low in the upstream areas of the Gyaca knickpoint and high in the downstream areas.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rosion rate and topographic or climatic indices,we found that both topography and climate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the erosion process for basins in the upstream areas of the Gyaca knickpoint.However,topography dominantly controls the erosion processes in the downstream areas of the Gyaca knickpoint,whereas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have only a second-order control.The marginal Himalayas and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YZRB) yielded significantly higher erosion rates than the central plateau,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landscape of the central plateau surface is remarkably stable and is being intensively consumed at its boundaries through river headward erosion.In addition,our 10Be erosion rates are comparable to present-day hydrologic erosion rates in most cases,suggesting either weak human activities or long-term steady-state erosion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7.
利用对象光谱与纹理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云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云检测过程中合适的云检测光谱阈值难以确定及影像中类云地物对云检测精度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象光谱与纹理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云检测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根据均衡化影像直方图获得合适的影像云检测光谱阈值。其次,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对影像进行分割生成分割对象,以对象为处理单元,根据云检测光谱阈值和对象光谱属性对对象进行云检测过滤,获得初始云检结果。然后,求得直方图均衡化影像的纹理图,根据对象的纹理均值及角二阶矩对初始云检测结果提纯,消除类云地物对云检测精度的影响。最后对提纯云区域进行区域增长及膨胀处理,获得最终的影像云检测结果。定性对比试验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影像云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念认为岩浆活动区是油气勘探的禁区,但现今理论研究与实践勘探发现岩浆侵入作用能够显著改造围岩物性。目前岩浆侵入对围岩具体的影响认识不清,查明岩浆侵入影响围岩物性的机理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北盆地洋心次凹的丰页1井为例,结合测井、地震及岩心等资料重点分析辉绿岩侵入对围岩储层物性与储集空间的改造,深入讨论其影响机制。苏北地区丰页1井的辉绿岩在吴堡运动期(约59 Ma)开始顺层侵入,侵入体中心相为辉长岩,侵入体边缘相为辉绿岩,变质相为板岩,上变质带厚度大于下变质带厚度。围岩由非渗透性泥岩转变为油气储层,储集空间为辉绿岩侵入和泥岩变质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与孔隙。辉绿岩的侵入显著提高围岩储层物性,主要的机制有变质固结、热液破裂、冷凝收缩和溶蚀作用4种,其中热液破裂和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形成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过程中,原有的土壤和生态环境必然会被破坏.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很多的边坡灾害,如塌方、滑坡、水土流失等.通过特定的客土工程技术,配制具有特定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客土,可以满足边坡被破坏土壤恢复治理需要.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塔高速公路南坡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客土技术治理公路边坡,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郑州市地铁1号线、2号线周边11个典型社区的居民调查数据,对地铁开通前后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从职业、收入和距离等方面分析了地铁沿线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铁1号线开通后人均通勤碳排放减少18%,地铁2号线开通后减少43%;(2)不同职业类型的居民在地铁开通后通勤碳减排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公司职员、其他、工人、公务员;(3)居民收入与通勤交通碳排放量成正相关,与地铁开通后的碳减排比例呈负相关;(4)居民通勤碳减排率与居住地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成负相关,地铁开通后距离地铁站为0~1,1~2,2~3 km的小区人均通勤碳排放减少率分别52.76%,41.12%,24.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